首頁 > 畜牧獸醫 > 養羊技術中羊痘病的防治方法
2017
12-09

養羊技術中羊痘病的防治方法

羊痘病是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感染,也可通過損傷的皮膚或粘膜感染發病。春季是羊痘高發季節,因此,做好羊痘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癥狀:

本病癥狀分典型和非典型兩種。癥狀典型的,潛伏期平均為6~8天,體溫升高至41~42℃,2~5天后在皮膚無毛或少毛部分,如唇、鼻、頰、四肢等處可見明顯的局灶性充血斑點,隨后在腹股溝、腋下和會陰等部位,以至全身,出現紅斑,1~2天后形成丘疹,突出于皮膚表面。隨后丘疹增大,變成灰白或淡紅色隆起的結節。結節數天后形成水泡,水泡內的液體起初像淋巴液,后期變成膿性形成膿皰。非典型的,不出現或出現少量痘疹,或痘疹呈現硬結節狀,幾天內干燥脫落,不形成水泡和膿皰,呈良性經過。

防治方法:

1.加強飼養管理,搞好春季節補飼工作,注意預防倒春寒;

2.定期對羊群進行檢查,及時發現病羊并隔離治療,按防治規范處置;

3.羊舍和飼養用具定期用堿性溶液或漂白粉進行消毒處理;

4.羊痘多發地區,每年定期實施疫苗預防接種。可用羊痘雞胚化弱毒疫苗接種,每只羊不分大小均注射0.5毫升;也可注射康復羊血清預防,大羊10毫升/只,小羊3-5毫升/只。

  
  

 有 1 條評論

  1. 羊痘病治療 說:
    羊痘病是急性熱性接觸性傳染病,春季高發,做好羊痘的防治非常關鍵。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