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種植經驗:越冬作物的冬管措施
2019
12-17

種植經驗:越冬作物的冬管措施

小麥、大麥、油菜等越冬作物能否高產增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冬管。因此,幫農網小編就給農民朋友們講一講越冬作物冬管三項措施。

一、蓋草覆秸:就是把麥秸、麥糠、碎玉米稈、薯藤瓜蔓等,覆蓋在冬作物行間的方法。麥田覆蓋,可以起到御寒防凍、蓄水保墑、抑制雜草、壓鹽保苗、培肥地力的多種作用。麥田油菜田蓋草的技術和應注意問題是:

種植經驗:越冬作物的冬管措施

1、蓋草時間:以小麥等出苗生長1個月后至大凍到來之前蓋草為佳。蓋草前,應完成田間冬前各項作業,例如松土、冬灌、施臘肥等。蓋草過早,不利麥苗冬前生長,易導致黃化苗;蓋草過晚,防凍保墑功能差,易出現干旱苗、凍害苗。

2、蓋草數量和方法:每畝蓋草以300~500公斤為宜。麥糠、棉籽殼、鋸末等可直接勻鋪于行間;麥草、玉米稈、藤蔓等可切成短節覆蓋。幫農網小編提醒,為防風卷,蓋后應勻撒土塊壓草。

3、病蟲害大的秸稈不能作覆蓋材料,以免增重越冬作物病害和蟲害,得不償失。

種植經驗:越冬作物的冬管措施

二、冬灌:據多年資料,干旱、半干旱和鹽堿土冬作物區,冬灌可以明顯減輕冬作物越冬凍害,并可使小麥增產10~20%,油菜增產5~10%以上。冬灌之所以對冬作物有利,是因為冬灌水能穩定地溫,蓄水春用,塌實土壤,杜絕“吊苗”,有利發根、淡化耕層鹽堿。

冬灌技術和應注意問題是:

1、適宜冬灌的地:耕層20厘米內;沙性土含水量15~16%,壤性土(兩合土)含水量17~18%,粘質土含水量19~20%的冬作物田;鹽堿地;整地質量差的冬作物田等。

2、適宜冬灌時間:以5厘米耕層土壤內平均地溫5℃,氣溫3℃,表土日溶夜凍時冬灌最宜。冬灌過早,氣溫尚高,蒸發較強,起不到增水保墑作用,還會導致封凍前徒長,降低抗寒能力;冬灌過晚,氣溫過低,土壤凍結,水分難下滲而積水成冰,植株受凍。

種植經驗:越冬作物的冬管措施

3、適宜灌水量:一般每次畝灌50~60立方米水。以上午灌,入夜前滲完為宜。一般因土質情況冬灌1~2次,一次滲完接灌第2次。

三、施臘肥:冬作物在未施基肥或基肥不足的情況下,施臘肥比不施臘肥的,可使小麥增產20%左右,油菜增產10%左右。冬作物施用臘肥,一可起到壯根防凍的作用,二可起到臘肥春用的作用。

施用臘肥的技術和應注意的問題:

1、臘肥的種類:土雜肥、垃圾肥、堆肥、廄肥、人糞肥、陳墻炕土肥、草木灰等都可施用。

2、臘肥用量:生長中等長、油地,一般畝施土雜肥、堆肥等100擔左右,或廄肥、人糞肥30~50擔,并摻施草木灰300公斤。

3、施用方法:小麥以條施為好,油菜以穴施為佳。臘肥應結合冬前最后一次中耕培土進行,將肥料埋于根系附近。

種植經驗:越冬作物的冬管措施

4、施臘肥時間:冬至前后施用較宜。幫農網小編提示,北方寒冷地區應在冬至前半個月施入,過晚冬作物根系已受凍,也難施入。

5、瘠瘦弱苗田,在臘肥中每畝應混入碳銨或硫銨10~15公斤,以壯根壯苗,增強越冬抗寒能力,減少凍害,促進春發;若未施磷肥,應每畝再混入過磷酸鈣15~20公斤。

6、有積雪覆蓋時不能撒肥。雪上施肥,只能加速融雪速度,使麥苗、油菜苗遭受凍傷。也嚴禁雪上潑尿。

  
  

 有 2 條評論

  1. yankanbu 說:
    這樣的種植技術經驗一定要推廣,讓更多的種植戶朋友學習并從中受益,很好的種植養殖平臺。
  2. xilihuala 說:
    沒有技術支持的種植和養殖項目,有很大的風險和隱患,各地有很多種植養殖技術培訓機構,對農民從事種植養殖起到很好的作用。
  3.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