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蒜苗一般于7月中、下旬播種,9~10月蔬菜淡季時期上市,新鮮嫩綠,頗受廣大消費者歡迎。但火蒜苗在播種后的整個生長期都處在高溫天氣。常因烈日、干旱、暴雨等不利的氣候條件,嚴重影響生長,產量不穩不高,畝產僅700~1000公斤。
針對這一問題,有種植戶開始探討火蒜苗抗熱栽培高產技術,當年試種1.7畝火蒜苗,平均畝產1640.5公斤,最高畝產1800公斤;后來示范推廣栽培火蒜苗32畝,平均畝產1743公斤,最高畝產達2065公斤。其產量、產值均較常規栽培的火蒜苗成倍增加。經過實踐,種植戶總結出6條火蒜苗抗熱栽培高產技術措施,幫農網小編把技術紹于下,僅供廣大菜農朋友參考。
一、選用良種
要選用耐熱性強、生育期短、葉寬柔嫩、抗病、豐產的早熟良種,如“崇明大蒜”、“金山火蒜”、“軟葉子蒜”、“棕葉蒜”、“白皮蒜”等。
二、整地做畦
火蒜苗對土壤要求不嚴,只要地勢不低洼,不積澇成災,各種土質的地塊均可栽培。尤以沙壤土栽培為宜。播種前7天左右將地翻挖(耕)曬白,畝施優質腐熟堆既肥3000~3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作底肥,土肥耙細耙勻,然后做畦。一般畦寬2米,溝寬35~40厘米、溝深30~35厘米,畦面應平整。
三、種蒜處理
選擇頭大堅實、無病蟲害、未發霉的蒜頭,掰開時要將蒜瓣分成大、中、小3級,然后按級播種。分掰蒜瓣時要把蒜瓣底部帶的殘余基盤(底盤)剝除,爾后放人清水中浸泡20~24小時,以利早發芽、早出苗。
四、適時密播
幾年來的實踐證明,火蒜苗以7月中、下旬播種為宜,并應高密度栽植。每畝用種量一般400~500公斤。播種方法:先在做好的畦面上澆足底水(下午3時后澆水),待表層土壤收汗疏松后,及時將蒜瓣按級一瓣挨一瓣地淺播,播好后第2天清晨再澆一次清糞水,撒蓋一層細土(厚度以剛蓋沒蒜瓣為宜)和蓋2~3厘米厚的麥秸,搭30~35厘米高的棚架,蓋上草簾。這樣,能有效地保持土壤水分,降低地溫,防止陣雨沖襲,確保其生長。
五、田間管理
播種至齊苗前每隔1~2天澆一次水,時間在上午9時前進行,每次澆水要適量,不使土壤過濕,以免引起爛種和使蒜苗發黃,降低產量和質量。齊苗前,每天上午9時前要將草簾攤蓋好,下午5時后再揭掉(陰天除外),以利畦面空氣流通,降低土溫,促進蒜瓣良好發芽和蒜苗健壯生長。幫農網小編提示,齊苗后撤除遮蔭棚架,畦面覆蓋的麥秸留下,讓它腐爛作肥料。及時追施第1次肥料,畝施尿素5~7公斤、人畜糞水70~80擔。苗高7~10厘米時追第2次肥料,畝施尿素7~10公斤、人畜糞水80~100擔。苗高14~16厘米時追第3次肥料,畝施尿素10~12.5公斤,人畜糞水90~100擔。以后采收一次施肥一次,用量與第2次基本相同。
六、分批采收
火蒜苗在氣溫適宜、肥水充足的條件下,播后50天左右即可開始采收。為延長供應期、增加產量和經濟效益,應分批采、隔株進行,收大留小。在田間分級整理,去掉蔸部的泥沙,摘除黃葉、枯梢,根、梢對齊,按2.5~3公斤扎成捆,然后上市銷售。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