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種植過程中出現早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大豆又叫黃豆,屬于豆科大豆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度一般不超過1米。大豆所含的營養物質比較全面,蛋白質的含量也特別高,比豬肉和雞蛋還要高出很多倍,而且質量也很好。目前,隨著大豆種植面積的逐年擴大,經常會早衰的現象,而且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嚴重,不僅影響大豆的質量,同時也會導致產量減少。那么,大豆種植過程中出現早衰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幫農網就和朋友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栽培方式
種植大豆時忌連作,應該要實行輪作倒茬,因為重茬連作的的話是會極其容易導致大豆的早衰。主要是因為大豆作物的病原菌、蟲源不能通過輪作減少或是消除,導致土壤中的病原菌、寄生蟲等不斷的增加積累。所以導致了多種的土壤病菌與寄生蟲的泛濫。其次就是因為在種植過程中大豆沒有吸收充足的必需營養物質,土壤中的營養失衡,比如缺少磷鉀鋅等微量元素。最后就是因為根部的排泄物沒有及時翻耕清理,導致在土壤中積累,形成對大豆有害的物質,造成土壤偏堿,使植株中毒。
二、氣候影響
大豆對光照時間要求比較少,是屬于短日照的作物,光周期在18小時左右,最適合大豆生長大于的溫度在25度左右,在出苗期與分枝期的時候,土壤中的含水量需要達到20%。花期的需水量更大,大概在80%左右,因為大豆對以上的種植環境都比較敏感。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對大豆的生長發育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如果超出或者沒有達到生育期的生理需求,都會有大幾率的引起大豆早衰。
三、病蟲害危害
病蟲害是導致大豆早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時候農戶們不注意連作或者是土壤的消毒,不愿意更改種植田塊。有實驗表明,重茬連作的田塊是早衰發生最嚴重的時候,因為連作的區域,土壤中有大量的病菌和寄生蟲,又難以消除。很多病蟲害是只以大豆為寄主,例如根腐病,黃萎病,根潛蠅等,這些病蟲害都會嚴重影響大豆的正常生長發育,引起大豆的早衰。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實行連作,對土壤進行翻耕消毒。
四、營養缺失
大豆在種植過程中的需肥量比較大,并且所需的營養物質比較全面,是營養元素多,種類全的作物。所以如果在生長中沒有供給充足的營養或者是缺少某一種的營養物質,會對大豆的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因為有機肥肥效和產量的抑制,現在都大量的使用化肥,還有重茬連作等一系列不合理的管理方式都會造成大豆的營養物質缺失,是大豆缺少營養,營養不良而引起大豆早衰。
以上總結的四點,基本就是導致大豆早衰的重要原因,大豆種植過程中,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很全面,只要缺少一樣就會影響到正常生長,所以,種植戶一定要確保大豆生長過程中的營養成分。同時,大豆也是需水量較大的植物,但不耐水澇,所以,當遇到暴雨天氣或者是田間積水嚴重的情況,必須做到及時排澇,以防止積水爛根。今天就給朋友們介紹這些,文章僅供參考同時希望以上內容對能夠幫助到大家。(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