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百科 > 小年是哪一天?都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2023
01-15

小年是哪一天?都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小年是哪一天?都有哪些風俗和禁忌?小年并非專指一個日子,由于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但目前只有小年北、小年南區分,在小年期間主要有掃塵、祭灶等風俗,有忌殺羊、忌搗蒜等禁忌,民間傳統上的小年(掃塵、祭灶日)是臘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區,仍然保持著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古老傳統。那么,小年是哪一天?都有哪些風俗和禁忌?在此,幫農網就和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了解一下。

小年是哪一天?都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由于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北方大多數地區以臘月二十三為“小年”。南方大部分地區臘月二十四為“小年”。那么,南方小年吃什么?它的風俗有哪些?

一、南方小年吃什么?

1、甘蔗

南方盛產甘蔗,過小年吃甘蔗,也寓意美好,生活甜甜蜜蜜,來年節節高。

2、年糕

年糕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農歷小年又叫辭灶,就是吃了糕送灶王爺上天上去匯報工作。蒸了糕,放上棗,蘸上糖給他甜住嘴,叫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說說民間的好事。

3、元宵

惠州民間稱“送灶君”,也稱為“送灶主阿公上天”、“祭灶君”等。在送灶君這一天,大家都要燒香燭、備元宵、柑桔、紅蘿卜、茶水,外加兩條帶尾梢的甘蔗。元宵、柑桔、茶水自然是給灶君吃的,而元宵是必備品,意思是用來糊灶君的嘴,讓他不要亂說凡人是非。

4、年粽

小年吃年粽是南方部分地區的飲食習慣,年粽有年年高中的意思在里面,是吉樣的象征。小年時吃的粽子和端午節時的不一樣,端午粽大多為小個頭的三角粽,而年粽則是長方形的大粽子,一般兩三斤糯米包一個。

二、南方小年的風俗有哪些?

1、祭灶

祭灶是小年這天重要的活動。灶神的職責是執掌灶火,管理飲食。祭灶在中國民間有幾千年歷史了,灶神信仰是我國百姓對“衣食有余”夢想追求的反映。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人們稱這尊神為“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負責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神而受到祟拜。灶王龕大都設在灶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灶王爺的神像。沒有灶王龕的人家,也有將神像直接貼在墻上。

小年是哪一天?都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2、掃塵土

小年這一天,還是掃塵的日子。歲末掃塵的習俗在宋代已經形成,那時在除夕,明清時期一般集中在送灶神之后,民間說灶神上天,家中清掃無所顧忌。當然民間也有在送灶前清掃的,他們有著另外一種解釋,說灶神畫塵記善惡之事,準備以此為根據報告天帝,為了抹掉灶神的記錄,于是在送灶前,人們將煙塵撣去。

這一習俗也流傳到了現代。人們把從小年開始到除夕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

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這天都要打掃環境,清理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氣氛。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過了小年,離春節只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

3、吃灶糖

有民謠說“二十三,糖瓜粘”。灶糖起初為祭灶、辭灶時的供品,主要原料是麥芽糖,還有一種是江米磨粉加飴糖所制。因灶糖多做成圓形,似瓜,中空,所以也稱“糖瓜”。灶糖的粘性特別大,入口粘牙,故又稱“膠牙糖”。北京俗稱“關東糖”,因是按關東傳統制法做成。上海、江蘇的灶糖呈元寶形,也稱“糖元寶”(揚州人還在灶糖上插一條蔥綠的喜花,叫做“元寶灶飯花”),或稱“廿四糖”。山西地區則統稱“麻糖”。此外,還有做成荸芹、葫蘆、小雞、小鴨等各種形狀的灶糖。

4、洗浴

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發。民間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www.dy1099.com目梁地區講究臘月二十七日洗腳。這天傍晚,婆姨汝子都用開水洗腳。不懂事的女孩子,大人們也要幫她把腳擦洗干凈,不留一點污穢。

5、婚嫁

過了小年,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直至年底,舉行結婚典禮的特別多。

小年是哪一天?都有哪些風俗和禁忌?

可以知道,南方小年一般吃甘蔗、灶糖、年糕、年粽等傳統食物,這一天還有祭灶、掃塵等風俗。以上就是有關小年是哪一天以及都有哪些風俗和禁忌的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