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霉素的作用是什么?怎樣掌握赤霉素的使用方法?赤霉素也叫九二〇,已被較為廣泛地應用在農、林、果、蔬菜等生產上,大多取得良好效果。但也有的由于使用方法不當,效果不佳,甚至起反作用。赤霉素使用中應注意哪些事呢?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朋友們介紹一下赤霉素的作用及赤霉素的使用方法。
一、目前生產的赤霉素,多為小塑料袋裝,每袋1克或2克,為無色結晶粉末。它不溶于水,而溶于醇類如酒精等液中,因此,在配制藥液時,不可直接用水稀釋,而應先將其溶解在酒精里,然后兌水配制成所需濃度。或將其溶解在60度白酒里,白酒數量以能把赤霉素全部溶解為度。
二、赤霉素在較低的溫度和酸性條件下,相對穩定。但遇堿便中和失效。高溫也會使藥效明顯下降。故應在氣溫不高的季節使用,可在晴天露水干后進行。但在炎熱夏季,應在傍晚氣溫較低時使用。配制藥液要用中性水,不可采用含有鈣鎂的硬水(堿性)。同樣,赤霉素可與酸性、中性化肥或農藥混合施用,但不可與堿性化肥或農藥混合。
三、植物的新生組織生活力強,赤霉素對其作用也大。因此在使用時,應盡可能將藥液噴在植株上、中部或其他需噴藥部位,一股不需全株噴施,以節省藥液,降低生產成本,又可取得相同效果。
四、赤霉素屬促進型激素,它可加速植物細胞分裂,但不是植物所需養料。故施后在植株莖、葉等部位加速生長時,常會出現短期內葉色變淡。因此,要根據土壤肥力、苗勢等情況,與1%尿素溶液或1-2%過磷酸鈣溶液、0.2%磷酸二氫鉀溶液等混(配)合施用,以提高效果。
五、要嚴格掌握藥液濃度,不可任意提高或降低。藥液濃度過低,不起作用或效果不理想;藥液濃度過高常會引起莖葉徒長、造成田間郁閉、倒伏,花和果實、種子畸形等。要根據不同作物和不同需要,按規定使用適宜濃度的藥液。當前使用濃度一般為10-50ppm藥液。配制方法:取赤霉素1克,用少量45%酒精溶解后,兌水100公斤,即得10ppm赤霉素藥液;兌水20公斤,即得50ppm赤霉素藥液。以此類推。
六、要注意適時施用,不可過遲或過早,否則無效或僅受其害,例如,為防治雜交稻“包頸”。在水穗主穗大部分抽出時噴施,效果良好。而推遲在開花時施,就會造成穎花異常而減產。
4.在水稻、大小麥、棉花、玉米、大豆播種前,用10-20ppm赤霉素浸種2小時,可促進種子早發芽,早出苗、且出苗整齊。
5.在雜交稻制種母本主穗大部抽出時,噴施20ppm赤霉素,可減輕稻穗“包頸”程度,提高結實率,促進種子增產。
6.在茶芽萌動時,噴施75ppm赤霉素,不僅促進新梢生長,提高產量,且能提高干茶的品質。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