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穿心蓮 又叫四方草。全草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作用,還可促進白細胞的吞噬機能。主治畜、禽腸道細菌感染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病*毒感染等。散劑或煎劑內服。一般用量為:牛、馬60~120克;豬、羊30~60克;兔2~3克;雞、鴨1克,鵝2克。片劑1克/片:內服,牛、馬60~120片;豬、羊30~60片;兔1~3片;雞1片;鴨1片;鵝2片。針劑(每支1克/ 1毫升)肌注:牛、馬40~60毫升;豬、羊10~ 20毫升。
二、魚腥草 干燥過的帶根全草,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抗菌消炎作用。主治呼吸道感染(咽喉炎、肺炎、氣管炎、肺膿瘍等),對消化道,泌尿道和乳腺炎等亦有效。煎劑內服:牛、馬30~120克;豬、羊15~30克;禽1~2克。針劑(成品每支2毫克/2毫升)肌注:牛、馬20~40毫升;豬、¥6~10毫升;禽0.5毫升。
三、大蒜 含蒜辣素、有解毒、殺蟲、健脾胃和抗多種細菌的作用。主治腸炎,下痢、仔豬白痢、兔白痢、雞白痢、消化不*良、瘤胃膨脹、流感、肺炎等病,取大蒜榨汁還可用于感染創傷的治療。蒜瓣搗碎內服;牛、馬50~100克;豬、羊10~20克;兔5~10克;雞、鴨2克;番鴨3克;鵝4克。
四、黃連 其干燥根莖有清熱解毒,廣譜抗菌作用。主治細菌性痢疾、腸炎、腹瀉、仔豬白痢、雞白痢、仔豬副傷寒、禽畜消化不*良、肺炎等,還可外用于化膿性*感染。散劑或煎劑內服:牛、馬20~30克;豬、羊5~10克;兔0.4~0.7克;雞、鴨03~0.4克,鵝0.4~0.6克。片劑(0.1 克、0.05克/片)內服量為:牛、馬2~5克;豬、羊0.5~1克。硫酸黃連素針劑(每支50毫克/2毫升或20毫克/2毫升)肌注:牛、馬10~20毫升;豬2~4毫升。
五、黃芩 其干燥根有鎮靜解熱、清肺抗菌作用。主治呼吸道及消化道感染,亦可預防雛雞白痢。常與黃連、黃柏、金銀花配合應用效果更佳。散劑或煎劑內服,一般用量:牛、 馬15~45克;豬、羊6~10克;兔1.3~2.5克;禽1.2~2.4克。針劑(每支40毫克/2毫升)肌注:牛、馬10~20毫升;豬、羊2~4毫升。
六、金銀花 又叫穩忍冬。干燥花蕾、莖(金銀藤)有清熱解毒、抗菌作用。主治家畜流感、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及其它熱性傳染病和外傷感染等,常與板藍根、黃芩等配用。煎劑內服用量:牛、馬15~60克;豬、羊10~15克;禽0.5克。針劑(每支1克/1毫升)肌肉注射:豬10~30毫升;牛50~80毫升。
七、浦公英 干燥的帶根全草有清熱解毒、消腫利膽、抗菌消炎作用。主治肝炎、膽道感染、腸炎、腹瀉、肺炎、乳腺炎和瘡癤等,亦用于消化不*良、便秘等。煎劑內服:牛、馬25~60克;豬、羊6~12克;雞、鴨1.5~2克;鵝、番鴨2~3克。針劑(每支10克/2毫升)肌注:牛、馬10~20毫升;豬、羊4~6毫升。鮮草搗爛外用。
八、馬齒莧 干燥全草有殺蟲解毒、止血抑菌作用,還能促進上皮細胞的生理功能,加速潰瘍的愈合。主治腸炎下痢、仔豬白痢等消化道感染,對尿路感染亦有效。肌注作子*宮止血藥。搗汁外用于瘡癀、腫毒、濕疹。煎劑內服:牛、馬30~120克;豬、羊15~30克(鮮草用量加倍)。針劑(每支4~6克/2毫升)肌注20~ 30毫升。
九、紫花地丁 干燥全草有清熱解毒、拔毒消腫、抗菌消炎作用。主治腸炎、痢疾、流感、肺炎、乳腺炎、尿路感染及瘡瘍、腫毒等。常配銀花、連翹、野菊花等應用效果更好。煎劑內服:牛、馬30~75克;豬、羊6~10克;禽1~2克。外用可取鮮草搗爛敷癰。
十、板藍根及大青葉 具有清熱解毒、抗菌消炎作用,主治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炎、流感、腦炎、腸炎、敗血癥及其它全身性*感染和化膿。散劑或煎劑內服,用量為:牛、馬30~90克;豬、羊15~30克;兔6~10克;雞、鴨1克;鵝2克。
十一、白頭翁 根或全草有清熱解毒、涼血治痢、消腫散瘀、抗菌消炎作用。主治消化道感染,仔豬白痢、熱毒血痢,下痢便血、雞白痢及其他感染等。散劑及煎劑內服,用量為:牛、馬15~50克;豬、羊6~15克;兔3~5克;禽1~2克。如與黃連、黃柏、秦皮等配用效果更好。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