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利用15畝廢塘通過整治后養魚,在魚塘附近建舍養豬,實行魚,豬結合良性循環養殖模式,取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朋友們介紹一下具體做法和經驗。
一、魚種套養,苗豬自繁,節省苗種成本。他買了6頭母豬,經過精心喂養,自產苗豬育肥,全年共產仔豬156頭,成活率達90%以上。在魚種上,采取套養當年夏花,6月底畝放3~5厘米的草、鳊、鰱、鳙夏花500尾左右,養到年底達到魚種規格,共收獲魚種1200公斤,解決了來年的大部分魚種,比全靠買魚種節約成本60%左右。
四、瞄準市場巧經營,提高經濟效益。為解決生產流動資金不足的矛盾,他對魚、豬養殖結構作了合理的調整,在上市時間上巧作安排。采取輪捕輪放,實行以魚換魚,從5月下旬就陸續起捕上市成魚,使養殖魚的70%在10月底輪捕上市。同時實行以豬養豬的辦法,即母豬苗豬、肥豬保持合理的比例,肥豬飼養量在魚池需肥多時達到高峰,并盡量達到在節日前后上市, 從而發揮了魚、豬淡季市場價高的優勢,提高了效益,加速了資金周轉。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