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用途廣泛,也是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二氧化碳可提高作物產量,因二氧化碳是氣體,所以,我們就把它稱之為氣肥。
據國內外許多試驗報道,如把塑料棚內二氧化碳濃度由300ppm提高到900ppm ,黃瓜可提高產最47.3% ,韭菜可增產56.7% ,西紅柿可增產37.8%。如果把大豆田間二氧化碳濃度提高,大豆根瘤菌的因氮活性相應增強,可使大豆產量相應增加。小麥、玉米、高梁、亞麻等作物幼苗施入二氧化碳,可使根系發育良好,增強抗旱和耐低溫能力,且移苗易成活。
二氧化碳的來派較廣,可利用工業廢鹽酸或粗硫酸以及廉價的石灰石(即碳酸鈣)等。在塑料大棚內應用,操作簡便:
把廢鹽酸或粗硫酸裝人塑料桶內,掛到塑料大棚內支架上,距地面l米左右,桶下安裝一個具有開關控制的塑料管子,地面上放置一個盛有碎石灰石的瓷罐,將塑料管通入罐內,每天上午7-8時啟動開關,使鹽酸或粗硫酸與石灰石接觸,起化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直到塑料大棚內二氧化碳的濃度達到1200ppm為止,并利用通風降溫辦法,保持棚內所需要二氧化碳的濃度和溫度,確保棚內作物茁壯生長,他康的發育,增產增值。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