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棗做為一種中藥材,具有特殊醫療保健的功效,已經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青睞。但拐棗種植過程中的育種和育苗卻是一個難題。在此,幫農網小編就把遼寧有關拐棗良種繁育基地利用野生拐棗培育優良拐棗新品種的方法給朋友們介紹一下。
一、繁育方法
首先根據葡萄、梨等果樹優良品種(系)間雜交(近交)易出現“后代超親”的規律,對野生拐棗進行品種優選提純和馴化改良。
主要做法是:
首先,在山上選一片野生拐棗,當果實成熟時挑選果穗長、整齊、果粒大、緊湊、均勻,綜合性狀優良的植株做為育種親本保留下來,而將其他劣質植株全部鏟除。待翌年花期對保留下來的親本樹實施異株(花)授粉和交叉重復授粉等措施,選育出優良種子。
第二步是將獲得的種子在露天平地里育成實生苗然后再直接定植于平地里,在全光照條件下進行露天栽培馴化,使其逐步適應高溫干旱環境。該樹結果后,再采收其種子育苗用于大面積新建商品園。用此辦法培育出的優良品種,抗逆性顯著增強,遇到高溫干旱天氣也不打蔫,半月不下雨照常生長。
第三是注重修剪。在小苗定植的同時就低位剪除主干,以迫使幼苗盡快從基部萌發3―4條主蔓。此后則本著“長放”與“短截”相結合的原則盡量輕剪,以便枝蔓迅速布滿架面,擴大結果枝組,降低結果部位。
除上述三項關鍵措施外,采取適當密植、樹盤覆草、花期施硼、人工授粉等輔助措施,收到十分明顯的效果。測算5年生結果園畝產為225公斤,6―7年生畝產穩定在240公斤,高于未經優選改良的野生品種3―4倍。
二、冬季修剪
拐棗冬季修剪時期較長,從植株進入休眠后2~3周至第2年傷流開始之前1個月均可以進行修剪。修剪一般從新梢基部的明顯芽眼起剪,留1~2個芽或只留基芽為超短梢修剪,留1~4個芽為短梢修剪,留5~7個芽為中梢修剪,8個芽以上為長梢修剪,15個芽以上稱超長梢修剪。
拐棗以中長梢修剪為主,根據植株生長情況進行長、中、短梢配合修剪。幫農網小編提示,修剪時,剪口離芽眼2cm左右,離地面30cm架面內不留枝。在枝蔓未布滿架面之前,對主蔓延長枝只剪去未成熟部分;對側蔓的修剪以中長枝為主,間距為15~20cm,適度疏剪葉叢枝,也可不剪。
對上一年剪留的中、長枝要及時回縮;為適當增加留芽量,可剪留結果小組,即在側枝上同一位置剪留2個或2個以上的結果單位。上一年的延長枝由于結果過多,應以健壯枝條進行更新。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