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業是我國農業中的重要產業,對保障肉食品安全供應有重要作用。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養殖戶介紹一下國外養豬技術和養豬經驗,僅供參考。
一、母豬飼料中添加油脂
仔豬成活率低、母豬在夏季繁殖成績下降,是影響養豬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美國、日本等國家的科技工作者,研究出在母豬飼料中添加油脂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仔豬成活率,還可防止母豬夏季繁殖成績下降。
具體作法:
一是以提高仔豬成活率為目的,在母豬分娩前1周到分娩后5天(約10~14天)的母豬飼料中添加油脂,用量為每頭母豬每天200~300克。如果與氯化膽堿一起添加,有增強脂肪在血液中運行、母乳中脂肪含量增加的作用。
二是以防止母豬夏季繁殖成績下降為目的,在哺乳期間添加油脂。每天每頭母豬添加200~300克(在仔豬斷奶前20天開始添加)。添加的油脂有牛、羊脂,豬脂等。最近,有用添加抗酸化劑的粉末油脂。
據說,母豬飼料中添加油脂后,母乳脂肪含量高,成為高能母乳;仔豬吃后能增加肝糖貯量,從而提高成活率。同時,母豬的采食量得到提高,可彌補體力的消耗,斷奶后發情率明顯提高。
二、用牛糞制造豬飼料
日本研究的用牛類制造的豬飼料,營養豐富,可以單獨喂,也可以摻入通常的飼料中飼喂。一般能夠節省30~40%的常規飼料,降低養豬成本,而且豬喜歡食用,豬肉的質量也非常好。
具體制做方法:
取牛類60份、動物血5份、骨粉5份、淀粉渣(或豆渣、榨油餅粕)20份、糠或麩皮10份,充分混合均勻。然后,添加復合酶制劑0.1份,充分混合后,保持40℃溫度發酵48小時,經粉碎即成。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