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百科 > 世界獻血日是幾月幾日?獻血的意義及獻血的條件和標準
2022
04-16

世界獻血日是幾月幾日?獻血的意義及獻血的條件和標準

世界獻血日是幾月幾日?獻血的意義是什么?獻血的條件和標準是什么?2001年在南非舉辦的第八屆自愿無償獻血者招募國際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國際獻血組織聯合會、國際輸血協會4家旨在提高全球血液安全的國際組織,聯合倡導將發現ABO血型系統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卡爾·蘭特斯坦納的生日“6月14日”定為“世界獻血者日”,每年舉辦相關活動。旨在通過這一特殊日子感謝那些為挽救數百萬人生命而自愿無償獻血的人。同時,希望無償獻血的重要意義和血液安全的意識能得到全社會更廣泛的認同,進而喚起更多人,特別是青年人自愿獻血的責任。

世界獻血日是幾月幾日?獻血的意義及獻血的條件和標準

世界獻血者日是自愿無償獻血者的一次慶典,他們奉獻自己以改善和拯救生命。獻血的目的是為了治病救人,但是如果病人輸了具有傳染性疾病的血液后,不但不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還將雪上加霜,給病人增添新的痛苦。這些血液傳染病中常見的是乙型肝炎,因此乙肝病人或是乙肝病毒攜帶者,都不能參加獻血,患有其他傳染性疾病,如丙型肝炎、艾滋病和梅毒等患者也不能參加獻血。

人體在不同年齡階段,血液成分也不完全相同。隨著年齡的增加,骨髓內血細胞再生能力減退,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酶活性降低,代謝能力也隨之降低。同時,老年人血液中各種淋巴因子以及a-巨球蛋白含量均明顯降低。由于代謝能力下降,老年人獻血后,血液恢復較年輕人慢。我國的《獻血法》根據國情,規定獻血年齡為18—55周歲。獻血者還要有適當的體重。一個人體內的總血量大約為體重的7%—8%。一個體重為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總血量約為3500-4000毫升,其中約20%的血貯存于人體“血庫”——脾臟、肝臟和皮膚中。當失血時,人體“血庫”中脾血就會動員到血循環中,補充失去的血液。當一個人失血達到總量的15%時,可發生急性低血容量反應。獻血400毫升對于50公斤的人來說相當于失血11%,對于45公斤的人則失血達到13%,因此我國《獻血法》規定的體重最低線為:女性45公斤,男性50公斤。貧血患者本身存在機體缺氧的表現,獻血后可能使缺氧癥狀加重。我國供血者健康檢查標準規定:獻血者的血紅蛋白數為:女性不低于115克/升,男性不低于125克/升。

世界獻血日是幾月幾日?獻血的意義及獻血的條件和標準

獻血后血液成分的恢復有一個過程,血液中的各種成分,恢復起來有先有后,恢復最快的是血漿,喪失的部分血漿當天就可以通過組織滲透而得以補充;恢復最慢的是紅細胞。血液各種成分一般在3個月左右可完全恢復到獻血前水平。考慮到獻血后血液成分完全恢復的時間和獻血者的健康狀況,我國《獻血法》規定:兩次獻血間隔時間不少于6個月。

制定上述各種規定,都是基于從獻血者健康水平出發考慮的,同時,為了保障受血者輸血的安全有效,對于獻血者還有更多要求。在獻血前一天,飲食要清淡,不能吃油膩食物,這是因為在食用含脂類較多的食物后,大量的脂類物質進入備注,會使血液中的脂類大大增加,形成乳糜狀血漿脂蛋白,含有這種脂蛋白的血液稱為“脂肪血”。脂肪血作為血源輸給病人是很危險的。這是因為脂肪血中的脂蛋白對于受血者而言,是一種異體蛋白質,能夠刺激受血者機體發生免疫反應,使受血者出現寒戰、高熱等輸血反應。因此,血脂高的人和獻血當日吃過油膩食物的人不能獻血。

到目前為止,人造血液仍處于研究中,血液作為一種特殊的藥品,目前的臨床用血只能靠健康人捐獻。一個人能在適齡健康之時獻血援助別人是一種高尚的行為。但是,獻血不僅需要愛心,還需要適合的年齡和健康的身體。因此,獻血者在獻血之前一定要仔細了解獻血的要求。

世界獻血日是幾月幾日?獻血的意義及獻血的條件和標準

獻血是贈送生命的禮物,謝謝你們。

以上就是有關世界獻血日是幾月幾日以及獻血的意義是什么的全部內容介紹,文章僅供大家在學習時參考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每一位訪問幫農網的朋友。(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