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和食蟻獸有哪些區(qū)別?穿山甲這個名字是穿山甲科穿山甲屬的統(tǒng)稱,多生活亞熱帶的落葉森林,廣義上的食蟻獸包括所有吃螞蟻的獸類,穿山甲當(dāng)然算;狹義上的食蟻獸是指南美洲的幾種貧齒目動物,而穿山甲則是鱗甲目的動物,是不同的動物。穿山甲和食蟻獸食性有些相似,它們的區(qū)別是什么呢?在此,幫農(nóng)網(wǎng)就給有興趣的朋友們介紹一下。
一、穿山甲是保護動物嗎?
穿山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穿山甲在亞洲都受到法律的保護,《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mào)易公約》于2002年也禁止任何穿山甲的國際貿(mào)易活動,但是從目前我國穿山甲的分布現(xiàn)狀來看,為了呼吁人們更好地保護穿山甲應(yīng)該將穿山甲升級為一級保護動物。
穿山甲多生活亞熱帶的落葉森林,白晝常匿居洞中,并用泥土堵塞,晚間多出外覓食,晝伏夜出,遇敵時則蜷縮成球狀,野外數(shù)量稀少,在中國禁止私人捕殺和食用。
二、穿山甲和食蟻獸的區(qū)別是什么?
1、科屬區(qū)別
①穿山甲:穿山甲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鱗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屬地棲性哺乳動物。
②食蟻獸:食蟻獸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披毛目、食蟻獸科哺乳動物。
2、形態(tài)區(qū)別
①穿山甲:穿山甲體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頭呈圓錐狀,眼小,吻尖,舌長,無齒,耳不發(fā)達(dá),足具5趾,并有強爪,前足爪長,全身鱗甲如瓦狀,自額頂部至背、四肢外側(cè)、尾背腹面都有,鱗甲從背脊中央向兩側(cè)排列,呈縱列狀,鱗片呈黑褐色,絨毛極少。
②食蟻獸:食蟻獸吻部尖長,嘴管形,舌可伸縮,并富有粘液,適于舐食昆蟲,耳小而圓,前肢力強,第三指具特別發(fā)達(dá)并呈鐮刀狀的鉤爪,后肢4-5趾亦具爪。頭骨細(xì)長而脆弱,無齒。
3、分布區(qū)別
①穿山甲:穿山甲生活在山麓地帶的草叢中或較潮濕的丘陵雜灌叢,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帶,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及非洲的部分國家。
②食蟻獸:侏食蟻獸樹棲,大食蟻獸主要棲于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帶,小食蟻獸日間多隱蔽在密林或躲在樹洞里,夜間出來覓食,常用前肢爪搗毀蟻巢,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從墨西哥最南端到巴西、巴拉圭的廣大地區(qū)。
4、食性區(qū)別
①穿山甲:穿山甲其主要食物為白蟻,此外也食蟻及其幼蟲、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蟲幼蟲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納500克白蟻。
②食蟻獸:食蟻獸吃螞蟻、白蟻及其他昆蟲,舌頭能驚人地伸到60厘米長,并能以一分鐘150次的頻率伸縮,舌頭上遍布小刺并有大量的粘液,螞蟻被粘住后將無法逃脫,食量很大,一次可食454克重的螞蟻。
三、穿山甲和食蟻獸的科屬區(qū)別是什么?
1、穿山甲:穿山甲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鱗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屬地棲性哺乳動物。
2、食蟻獸:食蟻獸為動物界、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披毛目、食蟻獸科哺乳動物。
四、穿山甲和食蟻獸的形態(tài)區(qū)別是什么?
1、穿山甲:穿山甲體形狹長,全身有鱗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長,背面略隆起,頭呈圓錐狀,眼小,吻尖,舌長,無齒,耳不發(fā)達(dá),足具5趾,并有強爪,前足爪長,全身鱗甲如瓦狀,自額頂部至背、四肢外側(cè)、尾背腹面都有,鱗甲從背脊中央向兩側(cè)排列,呈縱列狀,鱗片呈黑褐色,絨毛極少。
2、食蟻獸:食蟻獸吻部尖長,嘴管形,舌可伸縮,并富有粘液,適于舐食昆蟲,耳小而圓,前肢力強,第三指具特別發(fā)達(dá)并呈鐮刀狀的鉤爪,后肢4-5趾亦具爪。頭骨細(xì)長而脆弱,無齒。
五、穿山甲和食蟻獸的分布區(qū)別是什么?
1、穿山甲:穿山甲生活在山麓地帶的草叢中或較潮濕的丘陵雜灌叢,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帶,主要分布于東南亞及非洲的部分國家。
2、食蟻獸:侏食蟻獸樹棲,大食蟻獸主要棲于潮濕的森林和沼澤地帶,小食蟻獸日間多隱蔽在密林或躲在樹洞里,夜間出來覓食,常用前肢爪搗毀蟻巢,主要分布于中美洲和南美洲從墨西哥最南端到巴西、巴拉圭的廣大地區(qū)。
六、穿山甲和食蟻獸的食性區(qū)別是什么?
1、穿山甲:穿山甲其主要食物為白蟻,此外也食蟻及其幼蟲、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蟲幼蟲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納500克白蟻。
2、食蟻獸:食蟻獸吃螞蟻、白蟻及其他昆蟲,舌頭能驚人地伸到60厘米長,并能以一分鐘150次的頻率伸縮,舌頭上遍布小刺并有大量的粘液,螞蟻被粘住后將無法逃脫,食量很大,一次可食454克重的螞蟻。
以上就是有關(guān)穿山甲和食蟻獸有哪些區(qū)別的全部內(nèi)容介紹,文章僅供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閱讀,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