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水稻栽培經驗——插秧不彎腰的拋秧方法
2021
09-17

水稻栽培經驗——插秧不彎腰的拋秧方法

拋秧,是水稻栽插的重大改革。實踐證明,這項新技術真正能為農民接受,必須解決秧苗根部纏結和不帶泥的問題。只有這樣的秧苗,才能運輸方便,拋撒均勻,顯示出拋秧的優勢。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插秧不彎腰的拋秧方法。

水稻栽培經驗——插秧不彎腰的拋秧方法

據介紹,國內外水稻科技工作者,曾先后試驗設計了多種專門育秧設備,主要有日本式的“紙筒拋秧”和中國式的“塑料軟盤拋秧”。它們雖解決了秧根纏結的難題,但多少都帶點泥土,認為不這樣便會影響秧苗的成活。采用“藥物處理大苗無土拋栽”技術,不需專用設備,不改變傳統育秧方式,而是依靠“三藥”配套,即:

①在秧苗三葉期噴撒矮化劑,每畝15%多效唑可濕性粉劑250克;

②拔秧前7-9天噴撒脫根劑,25%二甲四氯乳劑每畝400克;

③拔秧前2天噴撒促根劑蔡乙酸每畝2克,濃度40ppm,藥液量50公斤。

經上述藥劑處理后的水稻秧苗,粗壯帶糵,根部不纏結,稍用水洗也不帶泥。不帶泥的“一尺多長的秧苗在地上能否站起?”多次試驗證明它的生命力是頑強的,苗照樣“三天能起身,七天能立苗”,因而拋秧的工序完全可以進一步簡化。

無土大苗準備好后,具體拋栽須掌握三個要點。

水稻栽培經驗——插秧不彎腰的拋秧方法

一要定準密度。基本莖蘗苗要比人工栽插的增加10-15%。根據大田面積,推算秧把苗數和秧把分布距離;

二要調整勻苗。拋后用竹竿拔勻秧苗分布,移密補空補稀,同時搞好操作行;

三要開好豐產溝。這在拋秧后15天左右達到穗苗數時進行。

藥物處理大苗無土拋栽,不僅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栽秧工效,而且能增加水稻產量。據大面積對比試驗,一般每工日可拋栽6畝左右,比人工栽插提高工效10倍左右;平均每畝總實粒數增加3-7%,提高單產4.4-6.1%。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