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種植過程中如何掌握合適的采收季節?藥材中所含藥用成份的高低與采收季節有密切的關系。因植物類藥材生長發育的各個時期所含的成份藥效有所不同,藥力強弱差異較大。若掌握不好采收季
節,就會影響藥材的質量和產量,正如民間所說:“當季是藥,過季是草”,“三月茵陳四月蒿,五月六月當柴燒”、“知母黃芩全年刨,唯獨春秋質量高”。因此,嚴格掌握采藥時間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藥材采收的規律:
一、根、根莖類藥材。根、根莖類藥材通常應在深秋或冬季趁其莖葉枯萎后或春初發芽前采收為好,這時植物的養分,多貯藏在根或根莖內,有效成份含量較高、質量好,產量高。如葛根、元胡、天麻、人參、何首烏、白芍、地黃、玄參、南沙參、丹參、天花粉、桔梗等。
二、全草、葉類藥材。一般在全草生長茂盛,花蕾剛抽穗時,花未開放或正當花朵盛開時采收。如:佩蘭、澤蘭、紫蘇葉、青蒿、仙鶴草、荷葉、枇杷葉、芙蓉葉、薄荷、藿香、大青葉等。
淡竹葉應在夏季花未開放前采收。凡可以在冬季采葉的,往往是經冬不凋的耐寒植物,或有特殊藥用價值者,如冬桑葉、側柏葉、功勞葉等。
三、樹皮類藥材。一般以冬、春之間利用砍伐樹木季節采剝樹皮較為適宜。因這時樹皮內含漿汁充足,質量最佳,樹皮易剝下,如杜仲、黃柏、椿根皮、合歡皮、厚樸等。
四、花類藥材。一般在花蕾含苞待放之際采收為好。花未盛開,不易脫落,這時水份少,香氣足,應選擇晴天待露水干后采集。如玫瑰花、月季花、金銀花、山茶花、綠梅花、紅梅花等。花朵開放時采摘的,有菊花、洋金花、凌霄花、旋復花等。
七、昆蟲類藥材。此類藥材大多是根據生長時間、活動季節以定捕捉時間的,如蜈蚣、地鱉蟲、蚯蚓、水蛭、斑蝥、青娘子、紅娘子、蟋蟀等。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