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土肥植保 > 小麥冬季種植栽培管理的幾個措施
2020
04-12

小麥冬季種植栽培管理的幾個措施

分蘗期是小麥生根、長葉、分蘗的重要時期,也是幼穗開始分化的重要階段。小麥從出苗到拔節期間,存在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生長、主莖生長和分蘗生長、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矛盾,小麥冬季培管的任務,應抓住地上部分生長和地下部分生長這個主要矛盾,力爭壯苗早發,增蘗增穗,為壯桿大穗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小麥種植戶朋友們講一講小麥冬季種植栽培管理的幾個措施。

小麥冬季種植栽培管理的幾個措施

一、早施壯苗分蘗肥

小麥出苗后15-20天開始發生分蘗和次生根,此時施用肥料,不僅能促進小麥壯苗早發。而且為增蘗大穗打下基礎。壯苗分蘗肥的施用宜早不宜遲,一般在三葉期或分蘗初期施用速效氮肥,以畝施硫氨7-10公斤或人糞尿15-20擔為宜。

二、重施臘肥

臘肥不僅能補足前期肥料不足,鞏固和增加年前分蘗,而且還能促進根系發育,麥苗健壯,使其抗寒力增強,同時,對那些越冬期間已進入小穗分化階段的小麥,還會有促進小穗分化,增加小穗數的作用。臘肥施用時間要適宜,不能過早,也不能過遲,一般在12月上旬到次年1月上旬施用較為適宜。施肥時,要因地制宜,分類促進。早類、肥地、壯苗以土雜肥、塘泥等粗肥為主,結合壓麥控上提下;晚麥、瘦地、弱苗要多施豬牛糞、人糞尿等,促進分蘗早發,平衡生長。干旱缺水時,要結合澆水,以水調肥,以便提高肥效。

三、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不僅能疏松表土,提高土溫,增強土地的通透性,為壯苗創造良好條件,而且還能切斷部分根系,有暫時抑制地上部生長,促進地下部分生長的作用。一般第一次中耕除草在麥苗開始分蘗時進行,第二次在分蘗盛期進行,第三次在越冬后進行,每次中耕要結合清溝排水。有條件的地方,除人工除草外,還可以使用化學除草劑,每畝可用25%綠麥隆可濕性粉劑200-250克兌水100公斤噴霧,其效果良好。

小麥冬季種植栽培管理的幾個措施

四、培土壓麥

冬季培土壓麥有提高土溫,保護分集節不受凍害,增加養分,保蓄水分,促進次生根生長,抑制地上部分的過分伸長和后期分蘗的發生等多方面的作用,從而促進主莖和大穗的長粗長壯,有利獲得高產。

培土時應用干土,壓泥要細而勻,同時培土一次不宜太多,防止埋苗損苗,培土時要注意與清溝結合起來,既能降低地下水平,又能起到促根壯蘗的作用。

小麥分蘗期間可以用麥田鎮壓機、石滾和利用人工踩麥等方法將麥苗壓倒,以達到既控又促的目的。壓麥一般在麥苗有3-5片葉,3-5寸高,帶有2個以上分蘗時進行為宜。壓麥程度,應根據麥苗生長狀態而定。肥田、砂質田、旺苗可重壓;瘦田、粘性田、弱苗要輕壓。

  
  

 有 1 條評論

  1. 薄荷腦 說:
    選好苗床,精細整地,選背風向陽,排灌方便,土質疏松的土地作苗床。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