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秸稈氨化處理技術及氨化秸稈飼料營養價值
2019
12-28

秸稈氨化處理技術及氨化秸稈飼料營養價值

利用尿素、氨水(含氨25%的水溶液)或液氨(即100%的氨)對作物秸稈進行氨化處理以提高秸稈的消化率,增加秸稈的蛋白質含量,達到提高秸稈飼用效果的目的。幫農網小編提示,這種經過氨化處理的秸稈就是氨化秸稈

秸稈氨化處理技術及氨化秸稈飼料營養價值

玉米、小麥、水稻等作物的秸稈,直接用作飼料時,由于其中粗纖維含量高,不容易被牲畜胃腸道消化吸收,即使是對粗纖維消化能力很強的反芻動物(牛、羊、鹿、駱駝)也只能消化秸稈中粗纖維的40~50%。這是因為動物不能分泌消化粗纖維的消化液,而是靠胃腸道中的微生物來分解和消化粗纖維。這些微生物只有在中性或弱堿性環境里才能順利發育;如環境變酸,粗纖維的分解就會停止。如果用氨把秸稈調制成氨化秸稈,不但含氮量可提高一倍以上,而且秸稈的消化率也可提高:如玉米秸稈可提高消化率15.98%,小麥秸稈可提高23%,稻草可提高12.31%。同時氨化秸稈適口性更好,可使牲畜的采食量增加15~20%。根據實驗證實,犢牛采食含有未經處理秸稈日糧時,平均日增重僅為400克;而采食含有氨化秸稈的同等日糧時,其日增重可達600克,增加50%。據介紹,經聯合國糧農組織與我國農業部合作,在河南省試驗推廣氨化秸稈喂牛,結果證明在每天每頭喂0.5公斤精料的情況下,喂氨化秸秤比喂未經氨化的秸稈的牛日增重提高了一倍。北京市用氨化稻草喂奶牛也獲得成功,秸稈的粗蛋白質增加1.7倍,消化率提高26%,采食量提高19%。

由于液氨要用特制的密閉容器盛裝,運輸和貯存都不方便,氨水也不易普及,所以,幫農網小編在這里專門介紹利用尿素氨化秸稈的調制方法。

秸稈氨化處理技術及氨化秸稈飼料營養價值

先把秸稈(玉米稈、小麥秸、稻草)側成2~3厘米長,每100公斤新鮮秸稈配備尿素3公斤。尿素要先溶解于30公斤清水中(用水多少可根據秸稈含水量來定,一般要求使秸稈的含水量調整到40%為宜)。然后均勻地噴灑在秸稈上,邊噴邊拌。噴完后把秸稈裝進氨化池(或窖)或聚乙烯塑料薄膜袋中,務求壓實密封。

氨化池形狀不拘,但深度不宜超過2米,四壁要光滑,底部略凹。秸稈裝滿后上面蓋一塊塑料薄膜,再壓土密封。如用圓筒形塑料薄膜,可將一頭扎緊,再裝秸稈,壓實后把袋口扎緊。如秸稈量多,又無合適的氨化池,則可直接在高燥平坦的地面堆垛。即先在地面鋪一層0.1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再將噴好尿素溶液的秸稈堆成1.8米高的垛,垛外用塑料薄膜蓋緊壓嚴密,并使上下兩塊塑料薄膜交合,用泥土封嚴,防止進水漏氣。

秸稈氨化處理技術及氨化秸稈飼料營養價值

根據氣溫的高低確定氨化時間的長短。一般氣溫在5~15℃時經4~8周,15~30℃時經3~4周,30℃以上時經2~3周即可完成氨化過程。氨化好的秸稈質地柔軟,呈棕褐色。開封后讓秸稈晾1~2天,待氨氣揮發完以后,即可用來飼喂牛羊。幫農網小編提示,喂時最好拌些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精料或與其它草料混喂。有條件的地方,可將氨化秸秤與其他飼料配合制成粉狀、顆粒狀或磚塊狀的飼料,進一步提高其營養價值。

  
  

 有 1 條評論

  1. 小紅帽 說:
    正在接受新生事物,相信科學,認真學習種植栽培和養殖技術,為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而努力。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