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吃什么?有哪些危害?蝸牛又名天螺、水牛,分布廣,食性雜,主要危害棉花、麥類、油菜、蠶豆、大豆、玉米、花生以及多種蔬菜、果樹、花卉等。以成螺啃食植物莖、葉、芽、樹皮、果實等組織;其幼螺爬行時分泌留下的一道白色膠質,也可使幼苗枯萎或死亡。蝸牛喜生活在潮濕的草叢、田埂、亂石堆,以及落葉、樹枝下及根部土塊、縫隙中。每年3月蝸牛開始活動為害,全年為害期可達250-265天,陰雨時期為害最重。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防治蝸牛的辦法:
1、人工捕捉
春季蝸牛產卵前,清晨或傍晚(陰雨全天),在田間人工捕捉,減少發生基數。
2、放鴨啄食
據試驗,一只1.5公斤重的鴨子,一天最多可吃蝸牛400-500只,因此放鴨啄食蝸牛,既可減輕蝸牛的危害,還能提高鴨的產蛋率。
3、中耕曝卵
在蝸牛產卵盛期,結合田間管理,勤中耕、多鋤草,特別是雨后蝸牛大量出來活動時,抓緊雨停天鋤草松土,可將大部分卵粒翻到地面曝曬使之破裂,并對躲在土縫中的蝸牛也有一定的殺傷作用。
4、堆物誘捕
利用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畏光怕熱的特點,設置誘捕物,如瓦塊、大的樹葉、雜草、菜葉或扎把的樹枝,投放在蝸牛為害嚴重的田中,當太陽出來后,蝸牛均躲藏在誘捕物下,便于人工集中捕殺。
5、藥劑防治
①3.3%蝸牛敵、5%砷酸鈣混合劑,每畝500克拌麥麩或米糠1公斤,制成毒餌誘殺;
②3%呋喃丹1公斤拌細土6公斤,在傍晚時撒于田間或溝邊;
③砷酸鈣200倍液噴霧。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