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細菌性條斑?。ê喎Q水稻細條?。┲饕:θ~片,造成葉片枯黃變紅,遠看似火燒,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導致空殼率增加,千粒重下降,米質脆,食味差。發病田塊一般減產10~20%,重者損失50~70%。
細條病的病菌主要從水稻葉片的氣孔和傷口侵入,初期在葉片上出現暗綠色半透明的水漬狀短條,逐漸擴大成長條狀。在潮濕的條件下,病部常有大量的黃色水珠狀菌膿,干燥時,菌膿少而干硬,不易脫落。嚴重時,整個葉片枯黃甚至枯死。此病的病菌主要在病種、病稻草中越冬,種子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禍根。病菌還可借風、雨傳播蔓延。品種抗性差、氮肥施用過多過遲容易誘發此病。幫農網小編認為防治水稻細條病,必須采取以農業防治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
1.要杜絕菌源
細條病的菌源來自種子、稻草。因此,要嚴格執行《植物檢疫條例》,嚴禁病區的種子調運出境,發病田的稻草要作燃料予以燒毀,以減少菌源。
2.選用抗病良種,進行種子消毒
因地制宜,選用抗性較強的良種種植。種子用300倍的強氯精藥液消毒。方法是:先將稻種用清水預浸12小時,然后放入藥液中浸12小時,晚稻種子撈起洗凈后催芽,早稻種子再用清水補浸12小時后催芽,以減輕病情。
3.合理施肥管水
避免偏施氮肥,多施磷鉀肥,實行配方施肥。適時烤田,降低田間濕度。在水的管理上應做到“自立門戶,排灌分家”。
4.藥劑防治
水稻發病后應立即施藥控制發病中心,中心周圍田塊要施藥保護。主要農藥品種有:
①20%葉青雙可濕性粉劑,每畝100克,摻水50公斤噴霧;
②20%克菌壯粉劑每畝75克,摻水50公斤噴霧;
③3%金柱霉素每畝150克,摻水50公斤噴霧。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