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梅花鹿養殖必須了解的生物學特性有哪些
2018
09-12

梅花鹿養殖必須了解的生物學特性有哪些

梅花鹿養殖需要掌握哪些生物學特性?梅花鹿是草食性的反芻動物,具有以下生物學特性:

(1)防衛性。鹿在家養條件下,雖經過多年馴化,但這些特性并沒有徹底改變。如不讓人接近,遇見異聲或異物則驚恐萬分,甚至向人進攻等。

(2)群居性。鹿的群居性也是在生存競爭中形成的。平時10~20多頭成小群生活在一起,這種群居性在防御敵害、尋找食物等方面都十分有利。圈養鹿群和放牧鹿群都保持著這種群居和長期集群的本性,單獨飼養或離群時則表現膽怯和不安。因此,在放牧時,如有鹿離群,不要窮追猛攆,可等一段時間會自動歸回鹿群。

梅花鹿養殖

(3)可塑性。動物的可塑性是指動物在外界條件影響下,形成新的特性。鹿的可塑性很大,最突出的例子是鹿的馴化放牧,就是利用鹿的可塑性大的特點,通過飼料引誘、各種音響、異物刺激、呼喚等信號,建立良性的條件反射,達到放牧的目的。因幼鹿比成鹿的可塑性大,所以,這種馴化工作在幼鹿時進行比成鹿效果好。

(4)繁殖的季節性。鹿類動物的繁殖具有規律性的季節性。一般茸鹿的繁殖都有較明顯的季節性,即在9~10月份或延至11月份發情交配,第2年5~6月份產仔或延至7月份產仔。

梅花鹿養殖

以上內容僅作為《梅花鹿養殖必須了解的生物學特性有哪些》的參考資料;歡迎投稿。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