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防治大豆灰斑病?大豆灰斑病又叫斑點病、蛙眼病。受害嚴重的植株葉片常早期脫落,病粒的百粒重下降,品質變劣,蛋白質和含油量降低。
灰斑病可危害大豆葉片、莖、莢和子粒。葉片病斑圓形,灰褐色,中央灰白色,周圍紅褐色,與健康部位分界清晰。葉背面病斑中心有明顯灰色霉層。發病嚴重時,病斑可布滿全葉,使葉片枯死。子粒上病斑亦呈灰褐色,邊緣色深,粗糙不平,可凸出子粒表面并生有細小裂紋。
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株及病種上越冬,播種帶病種子,病菌直接危害子葉,造成幼苗發病,在溫暖多濕條件下,病苗和病殘株上的菌絲可產生分生孢子,隨風、雨和氣流傳播,不斷進行再侵染。
防治方法:
(1)選用無病種子,并用50%福美雙按種子重量的0.3%拌種。
(2)清理田間病株殘體,并進行秋翻、輪作,以減輕危害。
(3)在發病盛期前,噴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隔7~10天噴一次,共噴兩次,可取得明顯效果。
文章內容僅供大豆種植戶作為大豆病蟲害防治的參考資料,歡迎投稿。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