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黃粉蟲在飼養過程中的主要四個管理階段
2024
11-29

黃粉蟲在飼養過程中的主要四個管理階段

黃粉蟲是現在養殖效益很高的一種蟲子,黃粉蟲在飼養過程中,主要分為四個管理階段,分別是卵、幼蟲、蛹、蛾。為了有效防止卵被雌蟲吃掉,蛹被幼蟲吃掉,應分齡飼養,分期管理。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黃粉蟲在飼養過程中的主要四個管理階段。

黃粉蟲在飼養過程中的主要四個管理階段

一、

黃粉蟲的卵在25℃-30℃時經5-7天即孵化出幼蟲。換收接卵紙時,要將同一天換收的紙疊放同一個幼蟲盒內,讓卵自然孵化。10天左右即可全部孵出幼蟲,然后將卵紙逐一抽出抖掉幼蟲,放入養蟲盒,進行飼養。

二、幼蟲

剛孵出的幼蟲2天后開始進食。如果溫度在25℃-30℃飼料含水量在13%-18%,大約8天蛻去第一次皮,變為二齡幼蟲,體長增至5mm。3齡以前可不添加飼料,接卵紙上抖下來的飼料足夠食用,但每天要適當喂一些切碎的白菜莖或瓜果皮。當原飼料基本吃光后,要過一次50目蟲篩,將蟲灰篩出,蟲子仍放回養蟲盒,并開始飼喂。每2~3天撒麩皮一次,同時添加切碎的蔬菜、瓜果皮。5~7天用50目或40目蟲篩篩蟲一次后,再添加麩皮與瓜菜。隨著齡期的增長,食量逐漸加大,至6齡左右應分成兩盒飼養。幼蟲在飼養前期,每隔15天清理一次蟲糞,中后期3~5天清理一次。因黃粉蟲脫皮數次,飼養箱內經常有大量蟲皮集中在蟲體上面,清理蟲糞時應一并清理掉。幼蟲在蛻皮過程中,每蛻皮一次體長明顯增大,在適宜的溫度25℃-28℃,空氣濕度50%-90%時,8齡幼蟲約10天即變成蛹。

黃粉蟲在飼養過程中的主要四個管理階段

三、

幼蟲長到約50天后,長2~3cm,開始化蛹。剛變成的蛹為乳白色,以后逐漸變黃、變硬,長約16mm,頭大尾小,兩邊有棱角。蛹停食少動,有被大齡幼蟲咬死的可能,也不利于脫皮變成成蟲,因此每天要及時把蛹與幼蟲分開。挑出成蛹按日齡不同分別放在撒有1厘米厚的粗片麩皮的成蟲產卵盒里。放蛹厚度以鋪平1~2層為宜,太厚會引起窒息死亡。放蛹后每天要檢查,隨時除去變黑、變紅和軟化的死蛹。

四、蛾子

在20℃以上時,經6~7天,蛹即脫皮變成成蟲。在羽化過程中,及時挑除死蟲、傷殘蟲和羽化皮,并貼上日齡標簽。剛羽化蛾子為乳白色,頭部金黃色,身體幼嫩,不太活躍,也不進食,以后逐漸變黃,約3-5天變黑色,開始覓食、交配、產卵,黃粉蟲以卵產出到性成熟總共約70天。

蛹羽化為成蟲后的兩個月內是產卵盛期。期間,成蟲不斷進食和產卵,注意加強產卵期間的營養和管理,以提高產卵量,延長產卵期。每天喂養1~2次,先均勻撒上麩皮或混合飼料,厚約1厘米,再撒上少量1寸長的菜莖或瓜皮,以提供水分和補充維生素,隨吃隨放,保持新鮮,切忌不可過量,以免濕度過大,瓜菜腐爛,麩皮受潮霉變。成蟲產卵盒可縱橫疊起,保留適當空隙。成蟲有向下產卵的習性。產卵時伸出產卵管穿過鐵紗網孔,將卵產到紙上或紙與網之間的飼料中。

黃粉蟲在飼養過程中的主要四個管理階段

因此,產卵盒內的飼料厚度不要超過1厘米,否則成蟲會將卵產到網上的飼料中,造成食卵現象發生,影響繁殖。接卵紙3天更換一次,但在成蟲產卵盛期或產卵適溫季節接卵紙最好每天更換一次。次序是先換接卵紙,再補充飼料。成蟲產卵盛期后,雌蟲逐漸衰老死亡,剩余的雌蟲產卵量也顯著下降。所以,三個月后應全部淘汰,以免浪費飼料、人工和占用產卵盒。

蛾子雌雄比例1:1,一生交配多次,交配時雄蟲在雌蟲背上進行交配,交配后的雌蟲每天產卵約15-20粒,產卵盛期長達2個月,以后逐漸減少,及時淘汰,以免占用產卵箱。死掉的成蟲應及時清除,以免污染環境。

以上就是有關《黃粉蟲在飼養過程中的主要四個管理階段》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