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穿山甲是否可以人工養殖?如何飼養穿山甲?
2024
06-24

穿山甲是否可以人工養殖?如何飼養穿山甲?

穿山甲能否飼養?穿山甲屬于國家保護動物,是可以人工養殖的。穿山甲屬于名貴的中藥材原料,也是我國十四種重要的藥用瀕危野生動物之一。目前,人工養殖穿山甲已獲得成功,養殖穿山甲投資較少,但獲利豐厚,而且能為國家換取大量外匯,是一項很有發展前途的養殖業。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講一講穿山甲人工飼養技術。

穿山甲是否可以人工養殖?如何飼養穿山甲?

一、穿山甲養殖價值

穿山甲的鱗甲及肉均可藥用。鱗甲性味咸,涼。具有消腫潰癰、搜風活絡、通經下乳之功。主治癰疽瘡腫、風寒濕痹、月經停閉、乳汁不通等癥。其肉性味甘、澀,溫。具有殺蟲、行血、攻堅散瘀之功,主治痹痛,經閉等癥。其血是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特效藥。

此外,穿山甲肉可食用,肉細鮮美,是酒席宴會上的佳肴。

二、穿山甲生活習性

穿山甲體形狹長,有50—100厘米,體重約3—6公斤。頭細小,呈圓錐形。眼小,吻尖,無齒,舌細長呈蠕蟲狀,耳小,尾長10—30厘米,扁平,背面稍隆起,基部粗。四肢粗短,前肢比后肢長,腳有5趾,趾有強爪,前腳爪比后腳爪長,前腳中間3趾的爪特別長。鱗片是引入注目的特征,從頭、背、體側至尾均被以覆瓦狀排列的角質鱗片,呈黑褐色或灰褐色。兩頰、眼、耳和胸腹部、四肢外側和尾基,都生有白色和棕黃色的稀疏的長硬毛,絨毛很少。雌獸胸部有乳頭2對。

穿山甲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住在山麓、丘陵或平原的雜樹林中的潮濕地帶,特別喜歡有小石混雜的土山泥地。挖洞居住,洞穴常筑在泥土地帶,洞深2—4米,末端有巢。白天常藏在洞中,晚間出來活動。步行時,前腳的腳背著地,用爪背走路。能爬樹,常用尾作繞附器官。其視覺較弱,遇敵受驚時,卷成球形,以甲護頭腹,故極易捕捉。穿山甲主要食白蟻、螞蟻、蜂等小昆蟲。覓食時,先用前腳的長爪爪破巢的一部分,然后用吻插入蟻洞,用有粘性的善于伸縮的舌頭舔食蟻類。

穿山甲通常是公母同居,4—5月交配,12月或1月分娩,每年繁殖1次,每胎1一2只。

三、穿山甲養殖條件

養殖場要求冬暖夏涼,溫度以16℃~32℃為宜。在夏季高溫季節,注意遮陽降溫,在冬季要及時防寒保暖。根據情況可選擇池式、封閉式、地洞式和木箱式等養殖方式。

1、池式養殖:在庭院安靜處建多個20~40m2、高50cm的磚或石砌池子,形狀為長方形或正方形,池底、池壁均用水泥抹面,使其堅固光滑,以防穿山甲逃走。池內用石塊砌幾個穿山甲洞穴,把大量的土堆在其上,每個洞穴單獨隔開,互不相通。池中央留5~10m2的活動場所,其上堆積大量的土并要種植雜草和小樹,以創造一個良好的活動場所。場子周圍要栽種大量樹木,以便遮陽。在夏季雨季要有遮雨的東西,并留一個專門的排水道,防止雨水浸泡洞穴。

2、封閉式養殖:由室內2~4m2的小屋和室外4~6m2的活動場所組成。室內外均為水泥地面,室內設有供穿山甲隱蔽棲息的洞穴,活動場四周有圍墻或鐵絲網,籠頂用鐵絲網封閉,每籠可飼養穿山甲2~4只。

3、地洞式養殖:面積可為20~50 m2,四周有圍墻,墻壁堅硬光滑,墻高2m左右,沙質泥土地面,人造洞穴,具有假山、草叢等自然生活環境。可養10只以上穿山甲。

4、木箱式籠舍:制作長方形木板箱1只,木箱大小要超過被飼養穿山甲體長的2倍為宜,分內外兩間,以圓洞連通,供動物自由出入活動和休息。

四、穿山甲繁殖技術

穿山甲的自然配偶一般是1公多母,飼養時,宜以1公3—4母為主。選養時可先進行雌雄鑒別,雌性胸部有兩對乳頭,雄性沒有。人工養殖穿山甲一年四季均可繁殖,但以春、夏最盛,1年最少產仔兩胎,每胎1—2只,育仔期間仍可受孕。

初生的幼仔體皮白色,無鱗,靠母乳養育,自衛能力差,故應禁止爬出洞外。幼仔1月齡時,體重約200—250克,鱗片逐漸角質化變成黑褐色,2月齡時,可隨母外出覓食,6月齡后體重達2公斤左右才獨立生活。飼養1年后的穿山甲即可出售。

五、穿山甲日常飼養管理

1、剛到養殖場的穿山甲,一般都會拒食,這時應該采用灌服的方法,灌服有時2-3天即會食,有時長達7-10天才會食。灌服食品有葡萄糖水、鹽水、豬肝(應粉碎)湯,溪魚(應粉碎)、雞蛋(應打碎)湯等,每天 適時更換。

2、穿山甲的灌服、育肥,商品穿山甲待出售均可籠養。籠養方法是1籠1 只,每天 灌服1-2次,一個月后餌料放在籠內,讓其自由吃食,餌料要新鮮,可口,不宜過咸,籠中設置水槽。

3、在飼料中,適當加入:①多種維生素,②微量元素如鋅、鐵、錳、硒等,③香味誘食劑于催情中藥等。能提高食欲,加快生長、繁殖。

穿山甲是否可以人工養殖?如何飼養穿山甲?

4、平時以投放的飼料吃得完為準可逐日增加。

5、注意飼料多樣化,飼料適時更換。

6、養繁過程中防止外界的長時間噪聲,防逃跑,保持水池有長流水。

六、穿山甲疾病防治

穿山甲在養殖過程中易患病虱子病、腸胃病和球蟲病,養殖戶要及時的進行防治,以免降低養殖效益。

1、體表外的虱子病:穿山甲患虱子病時可以用10毫升的除虱精兌水3~4千克備用,待捉到后對其體表進行藥浴。

2、腸胃病:穿山甲若出現拉稀,攝食少,則應在餌料中加痢特靈、土霉素、氯霉素,連喂4~6天。

3、球蟲病:得這種病的穿山甲,一般體質消瘦、厭食,這時可在餌料中添加硫磺粉(0.5千克餌料中加入2~3克),連喂3~4天即可。

七、注意事項

1、在餌料中,適當加入①維生素C、E,②微量元素加鋅、鐵片,③刺激素,并注意餌料的適時更換。

2、養殖過程中應防止外界的長時間噪聲,防逃脫,保持水池有長流水。

3、穿山甲一般一只至冬季體重可達到500克左右。

八、穿山甲人工飼養技術

1、建立飼養室

穿山甲屬哺乳動物,終年穴居生活,所以人工飼養應模擬野生習性,建造相適應的飼養室。飼養室可分內室和活動場兩部分,面積不宜過大,但均需用水泥鋪設地面,活動場應四面圍墻,墻高2米,活動場面積以60平方米為宜,場內要建一個地下水池和一糞池,糞池中盛于土,因穿山甲排糞便時有掘穴埋糞的習慣。飼養室的內室可隔成若于個小室,每個小室的中間可做一個直徑60厘米、深40厘米的半球形地窩巢,巢內墊上切斷的干稻草,巢上蓋一木蓋,并做一個出人地道,每室僅飼養1只穿山甲。

2、捕捉、收購種用穿山甲

我國目前飼養用的穿山甲種源尚無人工繁殖。都是靠捕捉或市場上收購野生的穿山甲作種用。在南方許多山區的農貿市場常可購買到,特別是夏秋季節更易購到。近年來,由于國家把穿山甲列為保護動物后,禁止獵捕交易,靠市場收購較困難,因此要解決飼養的種源問題,必須經過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上山獵捕。可與捕獵人員一道上山尋找穿山甲棲息的洞穴,或用獵犬助獵,循跡追蹤,尋找洞穴進行挖捕。捕捉穿山甲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夏秋季節是穿山甲的繁殖時期,更易捕獲。

剛捕捉回來作種用的穿山甲,開始會拒食人工飼料,必須飼喂白蟻或黑蟻,以后逐漸改變飼料比例,直到慢慢習慣人工飼料。個別穿山甲拒食時間較長的需進行人工灌食。

3、飼養管理

穿山甲是一種專食性動物,野性強、孤僻、對環境的適應性較差,給人工飼養增加了難度,在飼養管理時必須注意。

(1)飼料。穿山甲食性特異,專食蟻類,每只穿山甲每天需進食80-120克白蟻,人工飼養時靠捕捉白蟻來飼養很困難。所以必須采取如下措施:

①人工培養白蟻。培養方法是在地上挖坑,在坑內鋪上腐敗松樹干枝葉,引人白蟻種進行大量繁殖。

②人工配制飼料。人工配制的飼料配方要合理,各種成分的比例要恰當,要使配制的飼料適口。

(2)飼養。飼養室要定期進行消毒,經常更換飲水和糞池泥士,食盆每天洗刷1次,每天定時定量喂食1次,每次150-200克人工配制飼料,喂食后將穿山甲放人活動場內活動2-3小時。

穿山甲由野生變家養,對環境溫差變化適應能力較差,有時會引起生理上的暫時不適應,易患腸炎、肺炎、皮炎等疾病。所以,人工飼養初期,應隨時注意觀察其變化情況,發現疾病時要及時診斷并選用相應藥物進行治療。一般室溫應控制在 18-25 T湘對濕度應控制在60%-70%,使飼養室基本上能達到冬暖夏涼,才有利穿山甲的健康生長發育。

穿山甲是否可以人工養殖?如何飼養穿山甲?

4、繁殖技術

成年穿山甲一般每年 5-7月份發情,11-12月份產仔,妊娠期5-6個月。穿山甲發情持續時間較長,雄性發情期一直發情,不呈現周期性;雌性在發情期有2-5個發情周期,發情周期12-25天。雌性受孕后不再發情,雄性發情期到處尋找雌性,發情交配期雌雄同居,交配后分開。穿山甲通常每年只產1胎,在人工飼養條件下,2年可產3胎。初生仔穿山甲體重為90-130克,閉眼,無鱗,半月齡開眼;1個月以后體重增至200-500克,鱗片漸次角化,多為黑褐色;2個月后可隨母穿山甲外出覓食;6個月仔獸體重可達15-2千克,可離開母獸營獨立生活。頭年出生的仔獸到第2年即可進行配種繁殖。

5、作藥用時的收獲加工

穿山甲以鱗片人藥,名為山甲片。全年均可加工,將穿山甲殺死后,去凈骨肉,曬于即為甲殼(甲張)。將甲殼置沸水中,甲片便會自行脫落,曬于即可;或將甲殼放人石灰水中浸泡,甲片脫落后,撈出用清水洗凈,曬于即可。脫落的甲片角質堅韌有彈性,微透明,很難折斷,氣腥味咸。炮制時,按山甲片大小分開,先將干凈的沙土放人鍋內炒熱,倒人甲片后再與沙土炒至甲片鼓起呈金黃色,取出,篩去沙土,趁熱放至醋盆內攪拌均勻(每500克山甲片用醋200毫升),撈出曬干即成“甲珠”。

以上就是有關《穿山甲是否可以人工養殖?如何飼養穿山甲?》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