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己培育魚種。池塘養魚一般畝放魚種50-100公斤,每公斤魚種價按6元(平均價)計算,需要300-600元。而自己培育魚種,只需培育費150元左右,可節約魚種成本50%以上。自育的魚種體質健壯,抗病力強,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生長快。一般畝魚塘配備0.1畝左右的魚種培育池,即可解決自需魚種。
二、科學放養魚種,充分利用水體生產力。根據魚類的棲息習性、攝食特點、食物組成以及魚類間的互利作用,進行多品種混養。充分合理地利用天然餌料和人工投喂的餌料,做到物盡其用。其混養比例:肥水塘,鏈、鳙魚占60%,其它魚類(草、鳊、青、鯉、鯽、鲴、羅非魚等)占40%;瘦水塘,草、鳊、魴魚占60%,其它魚類占40%。
三、種草、養萍,投喂草食性魚類,其糞便肥水(培育浮游生物),供濾食性魚類為食。①利用塘埂或荒地種植黑麥草、蘇丹草或其它牧草。畝魚塘種植0.3-0.4畝的優質青草,種一次可割3-6茬,畝產鮮草0.5萬公斤左右,25-30公斤鮮草可養1公斤魚。②利用溝、渠等水域養殖綠萍。畝魚塘養殖0.3畝的綠萍;30-40公斤綠萍可養1公斤魚。
四、燈光誘蟲喂魚。利用昆蟲的趨光性,誘集昆蟲,增加較高的蛋白質餌料。方法是:在距魚塘水面20厘米高處分別安裝數盞6-25瓦的燈泡,天黑開燈誘蟲,每晚可誘集許多魚類喜吃的昆蟲(孑孓、螟蟲等);4-5公斤昆蟲可養1公斤魚。
五、魚、畜、禽結合,立體養殖。利用塘岸養豬,水上養鴨(鵝),水中養魚,形成一個畜、禽糞便肥水養魚、一舉二得的良性循環。5-10頭豬或60羽左右鴨可供1畝魚塘的肥料。
六、綜合防病,防重于治。堅持“四消毒”(魚種、食場、餌料、工具消毒),積極開展中草藥防病工作,并以內服為佳(藥量少,成本低,保護了水生生物等天然餌料)。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