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鼬又叫黃鼠狼,皮張的商品名為黃狼皮,是制造裘皮的高級原料,針毛挺拔靈活,絨毛細密,色澤鮮艷而且保暖性強,可以制成水貂皮的模擬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歡迎。黃鼬生長繁殖快,疾病少,養殖設備非常簡單,成本造價低,可人工養殖,也是一條不錯的致富門路。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黃鼬的特性以及飼養管理方法。
一、黃鼬特性
黃鼬屬食肉目鼬科動物,是小型毛皮獸,體長30-40厘米(母鼬比公鼬小一半),體重500-800克,其尾長是體長的1/2.全身被毛棕黃色,鼻部及兩眼圈周圍呈暗褐色,而上下唇均為白色。主要棲息于林地、河谷、田野以及閑置農舍倉房或草堆等處。夜間活動,善行走,極敏捷。黃鼬一年換兩次毛,春季3-4月換春毛,秋季9--10月換冬毛,11-12月的毛皮為最佳品。
二、黃鼬舍建造
無論籠養或舍養,都要建造嚴密,防止逃逸。一是籠養舍。籠養箱舍分小室和運動場。小室用木板制作,長50厘米、寬40厘米、高30厘米,內設巢箱;運動場用直徑6毫米的鐵棍焊成長70厘米、寬50厘米、高30厘米的骨架,四周圍上電焊網,在50厘米的一面焊制一活動門。籠舍要離地20-25厘米,便于落糞,二是舍養。利用閑置磚房,門窗用鐵制,用電焊網封閉。室內放置稻草堆,便于黃鼬在其中休息、繁育后代。草堆要用黃鼬能夠鉆進鉆出的鐵絲網圍起來,以防弄亂。30平方米的房舍,可養30只。(www.dy1099.com)舍養法成本低,成活率高,被毛好,發育快,但可能出現近親交配引起種群退化。
三、黃鼬繁殖
黃鼬8一10月齡性成熟,當年生的鼬第二年春天即可繁殖。(www.dy1099.com)冬末春初交配,年產1胎、每胎平均產仔8只,多的可達12只,母鼬繁殖3-4年。發情季節在每年的4-5月。母鼬發情表現:生殖器明顯腫脹突出,呈粉紅色或紫色,陰唇外翻,有粘液流出,陰毛束倒向兩側,有此表現時為發情盛期,這時配種(交配時間一般1小時,有的長達4小時)受胎率最高。黃鼬有多偶性,配種期可用1只公鼬配5-10只母鼬。
四、黃鼬飼養
野生黃鼬食性廣泛,食物以鼠類為主,也吃魚、雞、蛙、蛇、兔等。馴養后,黃融的飼料以畜禽屠宰下腳料(尤以禽內臟為好)和魚類及其副產品為主,適當喂些谷物飼料(玉米、麥麩、豆餅等)、蔬菜、礦物質及維生素添加劑等。
飼料比例:動物性飼料占55%,谷物性飼料占35%,蔬菜10%,適量添加些骨粉、食鹽、酵母及魚肝油等。
黃鼬在不同生長時期,應采用不同類型的飼料配比:1-2月齡的小仔,全靠母乳生活。應供給母融全價飼料,確保乳汁充足,飼料配方:肉類40%,動物內臟15%,乳或豆汁5%,糖5%,玉米5%,麩皮5%,豆餅5%,菜類5%,食鹽0.5%,骨粉1.5%,酵母2%,魚肝油1%。45日齡后,幼鼬開始覓食,應供給易消化的優質飼料,動物性飼料逐步增多,到4月齡時可提高到80%,5—6月齡時提高到70%,7月齡后,喂一般飼料就可以了。配方是:肉魚類30%,動物內臟25%,糖5%,玉米10%,麥麩7%,菜類10%,豆餅8%,鹽0.5%,骨粉2%,酵母2%,魚肝油0.5%。繁殖期黃鼬的飼料參照哺乳期的配方。
將動物性飼料絞碎,與粉碎的谷物飼料及蔬菜拌勻后,放入食盆飼喂。成鼬每天150-200克(母鼬125-175克),每天喂1-2次,每次喂量以不剩食為宜。飲水要充足、清潔,夏季在飲水中加人0.1%的食鹽,可預防中暑。
五、養殖管理
1.幼仔的管理。從15日齡起,經常打掃小室,因母融有叼食喂仔的習性,室內常有吃剩的飼料,不經常打掃,會引發疾病。產仔過多或母乳不足的,應及時將仔鼬代養出去,或人工哺喂。幼鼬40日齡斷奶。
2.一般管理。①定時定量喂。確保飼料品種多樣化,禁喂腐敗變質飼料;②食盆設置要充足,防止吃食不均;③環境、籠舍、食用具保持清潔,定期消毒。
六、取皮方法
每年11月至來年2月,尤其12月份為取皮佳期。當年公融飼養9個月后也可取皮。取皮方法:用木棒擊死,用鐵絲從鼬的上下門齒穿過,將牙齒固定牢,然后懸掛,用鋒利的尖刀,從口部開始從頭往身部剝皮,當剝到前肢時,用剪刀從兩前肢第一關節處剪斷,五指帶到腿的皮下,剝到后腿時也采用此法,剝到尾部,應盡量將尾椎骨從尾中脫出。剝完后,皮板朝外,毛朝里,晾干存好,待售。
以上就是有關《黃鼬的特性以及飼養管理方法》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