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孵化雞雛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春季育雛,常因溫度變化較大、脫水、臍炎和白痢病等,引起雛雞成批死亡。抓好預防工作是育雛成功的關鍵。在此,幫農網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春季孵化雞雛需要做的一些工作。
一、防育溫不均
雛雞對溫度變化極為敏感,尤其是10日齡以內的雛雞,常因溫度過高或過低誘發(fā)疾病而死亡。正常的育雛溫度是:第一周29-30℃,以后每周降低1-2℃。
二、防脫水臍炎
用新鮮種蛋孵化;出雛12-24小時內供水,然后開食。每次飲水要做到勤添少添。出雛時,應對弱雛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以防臍炎。
三、防“四病”發(fā)生
搞好白痢病、球蟲病、雛肺炎和雞瘟四大病害的預防。
1.白痢病:種蛋入孵時,用0.01%呋喃西林溶液嚴格消毒;開食前,給雛雞飲含3000單位的青霉素液;在出殼15小時內,飲些濃度為8%的糖水;開食后,在飼料中加入0.02%的痢特靈。
2.球蟲病:雛雞最好網上飼養(yǎng),使糞便掉落在網下,預防球蟲病的發(fā)生。(www.dy1099.com)若雛雞發(fā)病,每只雞用青霉素1000一2000單位溶于冷開水后,一半用于拌料,一半用于飲用或肌肉注射,連用3天。可用敵菌凈等抗球蟲藥治療。
3.雛肺炎:若雛雞患此病,每次每只用磺胺噻唑50-100毫克,日服3次,連喂3天。
4.雞瘟:雛雞出殼后7-15天,用雞新城疫Ⅱ系疫苗滴鼻,用涼開水10倍將疫苗稀釋,用滴管滴入鼻孔1-2滴。當雛雞40-50日齡時,再用Ⅱ系疫苗滴鼻一次。
以上就是有關《春季孵化雞雛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