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彩蠶的特點及飼養管理技術
2019
09-02

彩蠶的特點及飼養管理技術

一、彩蠶介紹:具有較高的知識性、科普性、趣味性,特別能豐富廣大青少年科技知識和課外生活,增加生物學知識,培養學科學的興趣和能力。“科普蠶寶寶”是最新的科技寵物,也是素質教育最佳的活教材。

彩蠶并不是一個新的物種,只是在家蠶的基礎上科技喂養實現的樣子。

彩蠶的特點及飼養管理技術

彩蠶寶寶生活狀態

1、彩蠶寶寶的適合溫度是25-30℃,所以不能直接放在很燙的地方。建議放在自己的書桌上,不要被陽光直射,得蓋子一直蓋著盒子。

2、彩蠶寶寶以飼料(不變色的也可以吃到吐絲)為生,不斷吃桑葉后身體慢慢變成白色,一段時間后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后,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大概6-8天才開始吐絲結繭.

3、五齡幼蟲的蠶寶寶需二天二夜的時間,才能結成一個繭,做繭的絲竟然可以抽到長達1.5公里長耶!并在繭中進行最后一次脫皮,成為蛹.約十天后,羽化成為蠶蛾,破繭而出.出繭后,雌蛾尾部發出一種氣味引誘雄來交尾,交尾后雌蛾約花4-5個小時可產下約500個卵,然后慢慢死去。

二、飼養特點:

1.用配套的專用人工飼料整片或切成小片飼養,也可以用新鮮桑葉飼養。但用桑葉飼養后不能再用人工飼料飼養。

2.人工飼料請在5℃冰箱中密封冷藏,開封后可冷藏15天左右。

3.避免接觸不良氣體,特別是殺蟲驅蚊蠅劑、香水、樟腦等。

彩蠶的特點及飼養管理技術

4.小蠶期(1-3齡)最適宜溫度26~29℃,適宜濕度為85%以上。先將一小片飼料鋪于飼育盒底部,然后再把小蠶捉到飼料層上面。飼料干了蠶咬不動了就要換,所以飼料最好每次多放一點,這樣不用頻繁換飼料,一般1-3齡每齡換一次飼料。捉小蠶的工具最好用毛筆或軟毛刷,切忌用手。同時每天將紗布浸水后有點濕的蓋在飼養盒的透氣孔上面,可以防止飼料過快變干,但不能有滴水。

5.大蠶期(4-5齡)最適宜溫度為25℃。周圍環境要求空氣新鮮、通風。這時候蠶的食量開始增大,要及時補充飼料,及時清理飼養盒中蠶的糞便和殘留的飼料等雜物,保持清潔。

6.待蠶寶寶全身透明欲吐絲狀時,放入有一個個格子的盒子里,每個格子放一條,不用喂飼料或桑葉,它自己就會開始結繭。

7.吐絲結繭后約一周可化蛹,如需觀察化蛹,可在結繭后2~3天,用小刀在繭的一端切開,將尚未化蛹的蠶倒出,輕輕放在干凈軟和的紙上,經常觀察就可看到變蛹化蛾的過程。

蠶的一生要經歷不同的四個時期,卵、幼蟲、蛹和成蟲。蠶以卵越冬,春天桑樹萌發時孵化成幼蟲,幼蟲食桑生長,經4天就眠蛻皮,25天左右開始結繭。兩天后吐絲完畢,再經2-3天在繭內蛻皮化蛹。蛹大約經10天變為成蟲,就是蠶蛾。雌雄蛾交尾產卵,隨即死亡。蠶就眠時不吃不動,表面是睡眠,實際是在蛻皮也就是脫去舊皮,換上新皮,以便繼續生長。剛蛻皮的蠶叫起蠶,即睡眠后起來的意思蠶的幼蟲期以就眠為準,分為五個齡期。

彩蠶的特點及飼養管理技術

剛從蠶卵孵化出來的幼蟲稱為一齡蠶,大約吃3天桑葉后開始一眠,約眠1天,一眠起來后為二齡蠶,二齡約經兩天半,開始二眠,約眠1天,二眠后為三齡蠶。三齡約經3天半,開始三眠,約眠1天,三眠且為四齡蠶。四齡約經4天,開始四眠,約眠兩天四眠后為五齡蠶五齡大約6-8天,結繭前停止食桑。

8.蠶蛾的形狀像蝴蝶,全身披著白色鱗毛,但由于兩對翅較小,已失去飛翔能力。蠶蛾的頭部呈小球狀,長有鼓起的復眼和觸角;胸部長有一對胸足及兩對翅;腹部已無腹足,末端體節演化為外生殖器。雌蛾體大,爬動慢;雄蛾體小,爬動較快,翅膀飛快地振動,尋找著配偶。一般交尾3~4小時后,雌蛾就可產下受精卵。

彩蠶養殖具有較高的知識性、科普性、趣味性,特別能豐富廣大青少年科技知識和課外生活,增加生物學知識,培養學科學的興趣和能力。“科普蠶寶寶”是最新的科技寵物,也是素質教育最佳的活教材。

  
  

 有 2 條評論

  1. 9136522780 說:
    頭一次看到這樣彩色的東西,這是怎么養殖出來的,挺好玩的,市場上很少見到,誰研究的!!
  2. feicdsuo 說:
    還有這種帶顏色的蠶寶寶,好可愛的小東西,原來是用特殊的養殖技術培養出來的,很有意思。
  3.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