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土肥植保 > 棉花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措施
2021
10-21

棉花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措施

棉花發生病蟲害如何防治?需要掌握哪些技術和措施?在此,幫農網就給廣大棉農朋友講一講棉花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措施。

1、種植抗枯萎病和黃萎病的品種

種植抗病良種,輪作倒茬,秋耕冬激,早春清除田間和四旁雜草,增磷減氮,合理密植,搭配株行距,以及調控株型等,改變棉田生態條件,有利于棉株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蟲能力,不利于病蟲害發生危害。這項措施不僅針對主要防治對象,而且對棉田次要病蟲害也有比較理想的控制作用,是整個綜合治理的基礎。晉南棉區抗枯萎病和黃萎病較好的品種有晉棉7號、中棉12號等。

棉花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措施

2、用保苗靈拌種,防治苗期根病

晉南棉區苗期紅腐病、立枯病、炭疽病混合發生,立枯病造成死苗,紅腐病導致弱苗晚發。保苗靈是針對這個特點研制出的一種復配農藥,其保苗率可達95%左右。為了使棉花壯苗早發,應在播種時以干種子量1%的保苗靈拌種。以往推行的3%呋喃丹顆粒劑或其他有機磷拌種防蚜措施,其藥劑持效期為40-45天,棉田用地膜覆蓋以后,播期提前5-10天,蚜蟲發生盛期推遲5-10天,當蚜蟲盛發時,拌種農藥已失去控蚜作用,因此建議停止使用。

3、隱蔽施藥,保護天敵,控制苗蚜,減輕蕾鈴期蟲害

苗期正是棉田有益生物建立種群的關鍵時期,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天敵作用,控制苗期害蟲,延緩和減輕后期多種害蟲的發生,苗期必須放棄開放式用藥。根據試驗,拌種措施費用高而效果差,根施措施因苗期少雨防效更差,只有涂莖可將害時間由15-20天壓縮為2-5天,而費用僅為拌種的10%,同時對紅蜘蛛、薊馬還有較好的兼治作用。因此,應壓縮拌種面積,根據不同生態條件,當苗蚜卷葉株率達20-30%時,采用涂莖施藥。使用的藥劑有氧化樂果,甲基硫環磷,久效磷等內吸有機磷緩釋劑,其配方比例是藥1份,緩釋劑(聚乙稀醇)0.1份,水5份。另外,苗期應避免用有機磷和菊酯類農藥噴霧治蚜。

棉花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措施

4、放寬指標,防治棉鈴蟲

減少施藥次數也能防止棉田次要害蟲猖獗發生。棉花個體補償和群體調節能力較強,目前使用的菊酯類農藥對大的幼蟲防效較好,建議當百株累積卵量達60-100粒時,開始第一次防治,7天后百株殘留3齡以上幼蟲不達6-12頭時可不進行第二次防治,超時則需防治。從而把棉鈴蟲由每代防治三次壓縮為1-2次。此項措施可兼治棉紅鈴蟲、棉小造橋蟲,對棉紅蜘蛛也有一定控制作用。

藥劑以菊酯類為主,但在有棉紅蜘蛛混合發生的地區或地塊,應使用有兼治作用的滅掃利、聯苯菊酯、速殺靈等藥,如用一般菊酯農藥,應加適量的有機磷農藥。

棉花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和措施

5、加強蟲情調查,注意暴發性病蟲害

通過上述措施,基本可控制棉花枯萎病,黃萎病、苗期根病、棉蚜、棉鈴蟲及其他病蟲發生危害。但是,在個別年份,部分地塊,棉鈴病害,棉花蜘蛛、棉小造橋蟲仍有可能猖額發生。因此,應根據氣候特點和環境條件,密切注意蟲情,采取針對性措施,控制病蟲發生為害。(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