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鯪魚養殖及防病管理
2020
08-27

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鯪魚養殖及防病管理

怎樣養殖鯪魚?鯪魚也叫土鯪魚,屬鯉科魚類,全身有角質鱗片,無牙齒,富含豐富的蛋白質等,棲于南方水溫較高的河流內,是我國華南淡水主要養殖魚種之一。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鯪魚養殖及管理技術。

鯪魚養殖的池塘面積一般5-8畝為宜,水深1.2-1.5米,池塘淤泥的20厘米大右,水質清新,無污染,注排水方便。魚苗放養前3天需做好干塘、曬池,然后用漂白粉2.5公斤、畝清塘消毒。

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鯪魚養殖及防病管理

鯪魚魚苗下塘后5-7天以清水為主,不能用肥水,水位控制的0.6-0.8米,5-7天后可適當施肥,一般雞糞顆粒5-7.5公斤、畝,全池均勻投放,池水透明度控制的30厘米左右,正常塘在7-10天內加水一次,水位控制的1.2-1.5米。

鯪魚苗首先是采用夏花發塘,時間為6月上旬到7月下旬,規格0.3厘米,畝放量為30-60萬尾,需經過15-20天培育分塘出池,2至3厘米,成活率為60-65%。然后根據養殖條件和鱖魚吃食量有計劃分養。

養殖時間為6朋下旬至10月上旬,可分為三段。目前按我市養殖生產主要進行第一段6朋下旬至8月上旬的發塘生產(一般按本市市場供需以第一次繁殖為主),放養規格為每公斤5000-7000尾,鯪魚苗4-5萬尾/畝,出塘規格每公斤120-150尾,畝產300-320公斤。第二段8朋上旬至9朋上旬,放養規格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放養規格每公斤為1000-1200尾,鯪魚苗1萬尾/畝,出塘規格50-60尾,畝產160-180公斤。合理安排好每期茬囗搭配,畝產可達500-600公斤。

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鯪魚養殖及防病管理

鯪魚魚苗下塘后發塘階段,以豆漿為主,菜餅為輔,潑漿時分兩次投喂,魚苗培育一周后,待魚苗上灘,在池灘腳上“種漿”,飼料要投足使魚苗健康生長,一般每培育1萬苗需0.5黃豆。分塘后魚苗根據底質肥瘦用有機肥,一般每畝100-150公斤培育紅蟲作為開囗料,后投喂菜餅。一般生產1公斤鯪魚需1.5公斤菜餅。

鯪魚魚苗下池一個星期左右,主要預防“氣泡病”的發生,為此,要清水下塘并定期加注清水,養殖期間主要防治車輪蟲、斜管蟲,1畝1米水深用0.5pmm百蟲凈全池潑灑,隔日再用0.2公斤魚蛙爛皮止血靈全池潑灑,使鯪魚健康生長。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