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土肥植保 > 農藥知識——防止農藥殘留與合理使用農藥
2020
08-24

農藥知識——防止農藥殘留與合理使用農藥

農藥是防治農作物病蟲雜草和鼠害的有力武器,是奪取農業生產豐收的重要保證,但它的應用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如果農藥的品種選擇不當,或者使用濃度不對,都會使病蟲草鼠的防治工作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給農業生產造成嚴重的損失。為了保證農業生產的豐收,充分發揮農藥的作用,必須合理使用農藥。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農藥知識——防止農藥殘留與合理使用農藥。

農藥知識——防止農藥殘留與合理使用農藥

一、對癥選藥

要根據病蟲雜草的種類和農作物的不同發育階段,選擇不同的農藥品種和劑型,不可錯用,否則,不僅不能收到應有的防治效果,有時還會引起藥害,造成不應有的損失。例如:殺蟲劑對害蟲有效,而對病害無效;殺螨劑只對螨類有效,而對病害、雜草無效;除草劑對草害有效,而對病蟲害無效。同一種病菌、害蟲、雜草的不同發育階段,對藥劑的抵抗力也有顯著的差異,如害蟲的卵期、蛹期、病菌的休眠期、雜草的種子期對藥劑的抵抗力強,此時施藥,防效很差。害蟲的低齡幼蟲,病菌的孢子萌發期,雜草的萌發和苗期,對藥劑的抗性弱,選擇這個時期用藥,效果則較好。

農作物不同的生育期對病蟲的抵抗力也有不同。以水稻來說,分蘗期和孕穗、抽穗期,易遭受病蟲危害,而園稈拔節期和齊穗以后,對病蟲抗力較強,所以,一般情況下,應注意分蘗和孕穗、抽穗期的病蟲防治。

二、適時用藥

選擇有利時機用藥,對防治病蟲草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但能提高防治效果,還能節省藥量和人工。防治過早或過晚效果都差。因此,要加強調查,掌握病蟲草鼠的發生發展情況,一定要達到防治指標,需要施藥的時候才防治,不要見到幾只蟲就打藥,看到幾個病斑就防治,更不要不管有無病蟲,搞“定期打藥”、“打保險藥”。

適時用藥,不但要根據病蟲草的特點而定,也要結合天氣和藥情。如麥類赤霉病的發生,受氣溫和雨水的影響極大,在麥子開花到乳熟階段,如果田間的病菌數量較多,又碰上陰雨連綿,氣溫25°C左右的天氣,就會嚴重發病,應及時用藥防治;相反如病菌雖多,但是天氣連續干旱,就不會發病或發病較輕,則不需用藥。

農藥知識——防止農藥殘留與合理使用農藥

三、方法適當

農藥的使用方法很多,其正確與否,對防治效果的影響很大。如果不針對病蟲草害發生的規律,根據農藥的種類和劑型,選用有效的方法,就不會得到良好的防治效果,甚至達不到防治的目的。如水稻惡苗病,小麥散黑穗病,是由種子帶菌傳病,如果不采用種子消毒處理的方法,就不能達到防病的效果。防治稻飛虱、稻紋枯病,要將藥液噴到禾叢基部或撒毒土防治,否則,效果不佳。

四、藥量正確

一般來說,農藥使用的濃度越高,藥效越大,但超過一定限度,藥效并不會隨濃度的提高而不斷提高,還有可能造成藥害,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如果藥劑濃度過低。就不能達到消滅病蟲草害的目的。因此,用藥應采取有效低強度,即剛剛能殺死病蟲、草、鼠的強度就行,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

五、合理混用

多種農藥的混用或農藥跟肥料的混用,不僅可以獲得幾種病蟲的防治效果,而且可以節省時間,提高工效。但農藥不可任意混用。一定要做到混用后有明顯的增效和兼治作用,不會發生分解、沉淀、油水分離等不正常現象,如堿性農藥(肥料)不能與酸性農藥(肥料)混用;作用相同,混合后既不增效,又無兼治作用的不必混用。

  
  

 有 1 條評論

  1. 4852366 說:
    對于農藥使用方面的知識還是有必要多宣傳的,讓更多農民懂得農藥,了解農藥和會使用農藥。
  2.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