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鯛魚的養殖管理方法及病害防治
2020
04-14

鯛魚的養殖管理方法及病害防治

鯛魚又叫加吉魚、班加吉、加真鯛、銅盆魚。體高側扁,長五十厘米以上,呈銀紅色有淡藍色的斑點,尾鰭后綠黑色,頭大口小,上下頜牙前部圓錐形,后部臼齒狀,體被櫛鱗,背鰭和臀鰭具硬棘。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鯛魚的養殖管理方法及病害防治。

一、池塘選擇

選擇池塘養殖時必須根據黑鯛的生活習性,主要選擇底質較硬的泥沙底、沙底及礫石底蝦池,并且水質好、無污染、好管理的小型池子為宜。面積10-30%畝,水深2米以上,換水能力達到30以上,且周圍無污染源,交通便利。

鯛魚的養殖管理方法及病害防治

二、清淤消毒

當年1月份即排干池塘余水,封閘曬池,2月底至3月初,對池塘進行了清淤,深度在10厘米左右,然后用漂白粉對池底、池壩進行全面消毒,畝用量25-30千克。

三、基礎餌料

各池于3月中旬進行,立即施肥肥水,至4月初池水情況良好,透明度在35-40厘米,餌料品種和數量豐富,對魚苗前期的生長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魚苗放養

4月初向池塘放苗,魚苗規格70克/尾左右,畝放苗量在580-620尾之間。放苗后,第三天開始少量投餌,并觀察魚苗活動情況和成活率,通過觀察發現放苗后魚苗活動正常,無大量死亡現象。

五、技術措施

1.餌料投喂

前期以基礎餌料加人工投喂,中后期隨著水溫提高,魚體攝食量加大,加大投喂量,保證魚苗飽食。投喂中要求餌料必須新鮮,變質餌料堅決不用,投喂以雜魚蝦、碎貝類肉為主,同時輔以配合餌料,采取定點投喂,以便清理殘餌。前期(4-5月中旬)每日一次,中后期(5月下旬至出池)每日三次。

鯛魚的養殖管理方法及病害防治

2.水質管理

放養魚苗初期,由于投餌量少,水質比較穩定,盡量少換水。中后期,隨著水溫的升高,換水量加大。后期由于投喂量加大,代謝產物增多,每畝使用過氧化鈣水質改良劑7千克,以改良水質環境。

3.病害防治

為控制魚病發生,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投喂優質餌料;二是定期投喂藥餌;三是每次納水均采用1克/米3的漂白粉全池潑灑。全年養殖中沒有魚病的發生。

  
  

 有 2 條評論

  1. 十月媽咪 說:
    對魚研究的比較少,這種鯛魚可是第一次聽說過,不知是以觀賞為主還是食用為主,倒是挺好看。
  2. dongbul 說:
    投喂時力求將飼料投在料框內并撒開,讓魚吃飽、吃好、吃勻,以提高養殖效果。
  3.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