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鴨養殖技術中的圈養蛋鴨,就是在鴨舍或鴨棚內以每平方米飼養(從100日齡至淘汰)6~8只的密度進行關養的方法。幫農網小編提示,這種方法的好處是飼養規模大,勞動效率高,產蛋率高,經濟效益好。圈養蛋鴨的品種以選擇本地優良種鴨為宜。世界著名的蛋用鴨卡基·康貝爾鴨可引進飼養。
一、棚舍準備
一般一個勞動力能圈養500~1000余只,棚舍的建設要與飼養量相適應。鴨舍宜選建在地勢較高、地面平坦且靠近河濱或較大池塘處,坐北朝南,頂高6米,檐高2米,按每平方米6~8只的密度確定棚舍大小。鴨舍前圍建一個120~150平方米的運動場,地勢向水一方傾斜,使鴨舍、運動場、水域緊緊相連。
二、飼養管理
1、適時開產。蛋鴨產蛋過早容易早衰,過遲會影響經濟收入。開產時間應控制在150日齡前后。做法是:控制100~120日齡的飼料質量,讓它吃一半配合飼料,一半青粗料,以撐大腸胃,120日齡后再逐漸增加數量,提高質量。
2、注意配料。蛋鴨飼料以谷物為主(一般占50~60%),適當與餅類(10~20%)、魚粉或豆粉(10~15%)、貝殼粉(1%)以及食鹽、多種維生素和添加劑配合飼喂。幫農網小編提示魚粉用量要根據產蛋率高低適當增減。如魚粉缺少,可用蠶蛹、蚯蚓、小魚、小蝦、螺螄等等代替。每天飼喂4~5次,每只鴨日量約125~150克,休產期日喂兩次即可。
3、誘情。鴨的性欲越強,產蛋越多,鴨群中要配備一定數量的公鴨。小群飼養,每100只雌鴨帶養雄鴨1只;大群飼養,每200只帶養雄鴨1只。蛋用種鴨群的雌雄比例為20~30:1。在蛋鴨休產期、換羽期,將雄鴨隔離,以免騷擾。
4、光照。產蛋期間,夜間開燈3~4小時,天亮前再開燈1小時,晝夜總光照時數應達到14~16小時(白天利用自然光),以促進鴨性腺活動。
5、墊料。鴨舍內地面用稻殼、稻草或木屑作墊料,每天加墊料一次將鴨糞遮蓋住,注意在產蛋處墊厚些,結合鴨舍的通風透氣,防暑降溫,使鴨舍保持清潔、干燥。
6、防止倒蛋。幫農網小編提醒,如果主鴨群出現蛋的個體日漸變小、蛋殼變薄、產蛋時間逐日延遲、畏水、上岸羽毛潮濕即往鴨舍里鉆等等“倒蛋”征兆,要及時防止:一是提高飼料質量,尤其要增加蛋白質含量高的飼料;二是經常趕動鴨群,增加運動量;三是增加人工光照;四是做好鴨舍保溫。有條件可加喂液體魚肝油,每只鴨每天用1毫升拌料飼喂,連喂3天。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