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雞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與普通肉雞相比,蛋白質和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很低,是一種具有野味的特禽。這里,幫農網小編就給朋友們一起認識一下珍珠雞的養殖價值及珍珠雞的特點。
珍珠雞的屠宰率高,可食部分多。珍珠雞骨骼纖細,頭頸細小,胸腿肌發達,身體近似橢圓形。活重1700克的珍珠雞,屠體重為1544克,占活重的91%,半凈膛1415克,占活重的83%,可見其屠宰率和出肉率都較高。
珍珠雞各項生產性能均較高。種母雞自28周齡開產,一個產蛋期可產蛋160枚左右,提供雛雞110只左右,每只種雞產蛋全程耗料約40千克~44千克。商品肉珠雞最佳屠宰時間為12周齡~13周齡,活重可達1300克~1500克,肉料比為1∶2.7~2.9。
珍珠雞適應性好,抗病力強,對設備和房舍要求簡單,耐粗飼、易飼養,所以從事珍珠雞飼養業投資少、周轉快、效益高。此外,珍珠雞個體大小適中,既不像火雞大得需要分割出售,也不像鵪鶉那樣小。既適于普通家庭一頓食用,更是宴席上的高檔肉禽。
1、適應性
成年珍珠雞喜干厭濕、耐高溫,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強。在-20℃~40℃時仍能生活。但出殼后的雛珠雞若溫度稍低,則易受涼、拉稀或死亡。
2、野性尚存,膽小易驚
珍珠雞仍保留野生鳥的特性,喜登高棲息,晚上亦能看到它的活動。尤其是雛雞有較大活性,常到處亂鉆而引起死亡。飼養中應對此習性給予足夠重視。珍珠雞性情溫和、膽小、機警,環境一有異常或動靜,均可引起整群驚慌,母雞發出刺耳的叫聲,雞群會發生連鎖反應,叫聲此起彼伏。若把紅色飲水器換成黃色飲水器,雞群會較長時間不敢靠近飲水器。
3、群居性和歸巢性
珍珠雞通常30只~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決不單獨離散,人工馴養后,仍喜群體活動,遇驚后亦成群逃竄和躲藏,故珍珠雞適宜大群飼養,另外,珍珠雞具有較強的歸巢性,傍晚歸巢時,往往各回其屋,偶爾失散也能歸群歸巢。
4、善飛翔,愛攀登,好活動
珍珠雞兩翼發達有力,1日齡就有一定的飛躍能力。一天中,幾乎能不停地走動。休息時或夜間愛攀登高處棲息。
5、喜沙浴,愛鳴叫
珍珠雞散養于土地面上,常常會在地面上刨出一個個土坑,為自己提供沙浴條件。沙浴時,將沙子均勻地撒于羽毛和皮膚之間。珍珠雞有節奏而連貫的刺耳鳴聲,實為一大特點,這種鳴聲對人的休息干擾很大,但也有幾個作用,一是夜間此響鳴聲強烈驟起有報警的作用,二是這種鳴聲一旦減少,或者聲音強度一旦減弱,可能是疾病的預兆。
6、擇偶性
珍珠雞對異性有選擇性,這是造成雞在自然交配時受精率低的原因之一。當然易受驚嚇也是大群珍珠雞受精率低的主要原因。但采用人工授精就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受精率過低的問題。
7、食性廣,耐粗飼
一般谷類、糠麩類、餅類、魚骨粉類等都可用來配合食用。另外特別喜食草、菜、葉、果等青綠植物。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