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病是柑桔生產中最危險的一種傳染病,是國內植物檢疫對象。病原是一種原核微生物,稱為類立克次體或類細菌。侵染途徑主要是田間病株,帶病苗禾和帶菌木虱傳播。為害輕則使病樹的產量逐年下降,重則引起病樹3~5年死亡。
一、癥狀識別:
1、枝葉癥狀:剛染上黃龍病的樹,秋季在樹冠外圍出現1~2條黃梢,到了冬季病狀加重,這時一般不落葉。第二年秋季,在病梢周圍出現一叢黃梢,快的迅速蔓延全樹。黃梢癥狀:葉片表現為花葉、葉脈腫大、中脈木栓化變褐,與缺鋅、硼相似。除溫州蜜柑外,到了冬季病葉基本落光,形成禿枝,小枝干枯,樹冠萎縮,喪失結果能力。第三年春天,病樹還可抽出短弱春梢,葉片較淡,5月以后葉開始表現花葉,到7、8月,葉又開始轉綠,顏色較淡,9月后開始黃化,接著秋冬干燥天氣開始落葉。此后,樹冠一年不如一年。病重程度依品種有所不同:蘆柑、福桔最早死亡,溫州蜜柑較耐病。
2、果實癥狀:黃龍病果主要癥狀是果度小,果實縱橫徑比值增大,俗稱“燈籠果”、“甜椒果”等。一般黃龍病樹的果實在成熟前落光,但有少數果不脫落。黃龍病果在近成熟前果蒂部皮層先轉色,果實中部皮層轉色比正常果慢。嚴重時,果中部皮層和囊瓣粘連、果小、味酸或無味,不堪食用。
3、根部癥狀:黃龍病初期病樹根部無明顯異常。當樹上有1/3以上黃梢時,所對應根部吸收根皮層腐爛脫落。后期,側根皮層也腐爛脫落而死亡。
二、防治辦法:
1、要嚴格實行植物檢疫法和健全果苗管理制度,禁止病區的果苗和接穗引入新區和無病區。注重種子苗木工程的建設,建立自己的無病苗圃,杜絕病苗傳入。
2、挖除病株和噴藥治蟲防止傳播。對老病株已失去生產能力的應全部挖毀,集中處理,以消滅傳染中心。園地近幾年不能再種柑桔類,應改種雜果或其它作物。幼年樹發病,發現一株砍一株,缺株處種上其它作物。加強對現有柑桔園的水肥管理及病蟲防治。掌握冬稍期及時噴有機磷藥劑防治傳病的木虱,以減少傳播媒介。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