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蚯蚓食性介紹及多種養殖方法
2019
04-06

蚯蚓食性介紹及多種養殖方法

蚯蚓一般吃什么食物?蚯蚓養殖有哪些方法?在此,幫農網就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蚯蚓的食性及多種養殖方法。

蚯蚓的食性如何?

蚯蚓的食譜很廣,屬雜食性動物。野生條件下,除玻璃、塑料、金屬、橡膠及有害毒物外,任何畜禽糞便、垃圾、活性污泥以及各種青菜、青草、樹葉、果皮等都能被蚯蚓采食利用。人工飼料可用兔糞、牛糞、草、新鮮的葷腥東西如廢肉湯、廢血、魚的內臟等。

蚯蚓食性介紹及多種養殖方法

如何用土溝養殖蚯蚓?

在背陰潮濕、土質肥沃的地方挖一養殖溝,溝寬1米、深60~80厘米,長度不定。在溝底先鋪5厘米厚的豬糞、雞糞,糞上鋪5厘米厚的切碎的青草和廢棄的菜葉,再鋪約3厘米厚的肥土,然后按每平方米放20~40條性成熟的大蚯蚓。按上述方法,放3層蚯蚓,最后上部覆蓋土3~5厘米厚,溝上用葦席或稻草之類遮蓋好。此法適宜在4月中旬至9月中旬進行,以5~8月份最宜。

注意事項:食物一定要充足;溝內不可灌入雨水,每天早晚要在溝土上適當灑水,保持土壤濕潤;放養后60天左右,可進行第1次收蚓,以后每月收蚓1次,如不注意,易因密度過大造成蚯蚓遷移。

如何用木箱、缸、盆養殖蚯蚓?

養殖箱長40厘米、寬20厘米、高30厘米,箱底鋪10厘米厚的土,再鋪上5厘米厚的、經水浸漬的稻草,然后放養200條蚯蚓。箱中溫度調節到25℃左右,覆蓋的土中混入適量的人工配合飼料,即可進行養殖。

蚯蚓食性介紹及多種養殖方法

如何池養蚯蚓?

在地下造一個貯存有機物的池子(大小不限),把造紙廠、食品廠等排出的有機廢料,混入廉價酵母發酵液送入養殖池。養殖池底部設有集液槽,將收集滲出的廢液噴灑在養殖池的表層,使養殖池保持濕潤。池溫控制在15~30℃。在3平方米的池子里,可養10萬條蚯蚓,一年可繁殖近千倍。養殖池也可用磚池,建在平地,周圍開水槽,床用磚砌,水泥抹縫。每池面積5~10平方米,底層放發酵飼料厚20厘米,再放熟土12~15厘米,池上搭棚。在養殖中要注意添加飼料和防止產生廢氣(還原氣)。

如何堆肥養殖蚯蚓?

畜禽糞便、枯爛雜草等發酵腐熟后,夾于熟土層里,堆高20~40厘米,把種蚯蚓放入或堆在蚯蚓較多的地方誘引,一般24~48小時后,每平方米可誘到120~200條。10天后體重可增加60%~100%,雌蚓生殖帶發達,產卵明顯增多。

如何棚式養殖蚯蚓?

用混凝土做壁,以阻隔外部噪音和振動,墻上加蓋,建成上、下數層的養殖棚。棚下設有可以推進拉出的箱狀養殖槽。養殖棚內的溫度和濕度,由設備的換氣孔和灑水裝置控制在規定的范圍內。把酒糟、紙漿和含有大量動物蛋白的魚殘渣、谷類、麩皮及腐殖質混和,鋪在養殖槽內,濕度調節在75%~90%。大約3立方米的養殖槽內可養殖10萬條左右。

蚯蚓食性介紹及多種養殖方法

如何用塑料棚養殖蚯蚓?

建造跨度6米、長30米的拱形塑料大棚。大規模飼養時,可將多個大棚連建在一起,便于管理。棚頂建成半圓形,蓋上有色塑料布利于遮光。棚下地面用水泥抹平,棚兩邊2米作飼養區,中間2米留作走道。溫度在10~30℃時,蚯蚓生長良好;如溫度超過30℃,可用棚頂噴水法降溫。

養殖蚯蚓有哪些管理要點?

(1)防天敵。蚯蚓的天敵主要有禽、鳥、鼠、蛇、青蛙、蟾蜍、壁虱、螞蟻、螞蝗、蜈蚣、蒼蠅、甲蟲等。

(2)防逃。在溫度、濕度、酸堿度不適合或飼養密度過大時,便會引起蚯蚓逃跑。

(3)定期清除蚓糞。當飼料全部糞化時,應及時清除,防止生活環境污染,同時蚓糞可作為副產品加以收集。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