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樣控制大棚濕度減輕黃瓜霜霉病?霜霉病對大棚黃瓜生產威脅很大。病害的流行條件主要決定三個因素,即有病原菌存在和感病的寄主,以及適宜的溫、濕度。在黃瓜生長期病菌在空氣中很多,而目前還沒有完全抗病的黃瓜品種,因此能否流行關鍵是決定于溫度和濕度。
黃瓜霜霉病發生最適宜溫度是15~23°C,這在黃瓜生長期內一般都可滿足,最適宜相對濕度要求在80%以上,特別是孢子侵入需要在葉片上有水膜,孢子才能借助水膜游動侵到葉片里,因此,控制大棚濕度,減少大棚黃瓜葉片結露時間是控制大棚黃瓜霜霉病的關鍵性措施。
怎樣控制大棚內的濕度呢?主要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1)實行壟作、可以減少灌水蒸發面積。
(2)科學灌水,在灌水時,要在晴天早晨進行,陰雨天不能灌水,灌水不要太勤、太多,降低棚內濕度。
(3)加強通風,每畝大棚的通風面積應占10%左右,而且天窗和地風各占一半,加強夜間通風,在結瓜盛期,每天日落2~3個小時要進行通風,這樣可以使棚內結露時間減少,進入雨季要整夜放風,即使是陰雨天氣也要放風,降低棚內濕度。
(4)利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既能保持土壤濕度,減少灌水次數,又能降低大棚空間濕度。
(5)為了減少棚內空間的郁閉,防止徒長,應及時打尖,清除老葉,加強松土,栽秧不可過密。
二、怎樣防治大棚黃瓜菌核???近年來菌核病對黃瓜危害很大,特別是連作多年,管理不好的大棚,發病嚴重。莖、葉片、果均受其害。果實受害后,長出密集白霉。濕度大時,白霉聚結成象小木耳一樣的黃褐色物體,后期,在莖內和果實表皮下形成鼠糞狀的菌核。菌核落到土里,可成活幾年。菌核病對條件要求不嚴格,子囊孢子在0~35°C都能萌發,菌絲在0~30°C都能生長,但以20°C左右最為適合,濕度高有利菌絲生長。子囊盤萌發最適溫度是15°C左右,但超過50°C就會死亡。
防治方法:
(1)整地時深翻,灌水悶棚,殺死土壤中的菌核。
(2)放風排濕。上午要悶棚提高溫度,下午大放風排出濕氣降低濕度。
(3)加強檢查,及時清除病株與銷毀病果,消滅菌源。
(4)種子要用50°C溫水浸10~15分鐘,防止種子帶菌。
(5)在定植前,每畝用70%五氯硝基苯5~6兩,摻細士50斤,拌勻,進行土壤消毒。
(6)加強田間防治,如發現后,可噴灑25%多菌靈500倍液或50%氯硝胺1000倍液。每隔七天一次,連續噴2~3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