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麻是重要的纖維作物,是麻紡工業的重要原料。黃麻種子含油14%,可作工業、醫藥用油。麻稈可作活性炭、板壁和燃料之用。
一、播種
播前15天左右曬種1~2天,也可用藥劑拌種。麻地宜選土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整地宜精細,要求做到深耕、土細、畦平、畦面呈“龜背式”。基肥宜足,占全部肥量的50%以上。一般畝施土雜肥5000公斤,或綠肥1000公斤,或人糞尿750~1000公斤、磷肥15~2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畦寬2~2.5米,溝寬30厘米,溝深15~23厘米。播種應于土溫穩定在16°C 時進行,一般在4月下旬。宜用條播,行距一般是20~23厘米。播種量長果種1~1.25公斤,圓果種1.25公斤左右。播種深度3厘米左右。
二、管理
(1)苗期管理:黃麻播種后,一般4~5天可發芽,這時需施“開口肥”,每畝50公斤稀人糞尿。6~7天即可全苗,苗高3厘米左右,結合除草、間苗,施好“漂秧肥”,每畝施稀人糞尿750公斤。如有缺苗,應補苗。苗高13~17厘米進行定苗,并看苗每畝施3公斤左右尿素作“平衡肥”。
(2)合理密植:浙江省麻區,長果種黃麻每畝留苗3萬~3.5萬株;圓果種黃麻每畝留苗2.5萬~3萬株。廣東、福建省麻區,圓果種黃麻每畝留苗2萬~2.5萬株。湖南省麻區,長果種黃麻每畝留苗2.5萬~3萬株。
(3)重施壯稈肥:黃麻進入旺長期,應施足施好壯稈肥。第一次在6月中旬,每畝施40公斤菜籽餅、5~10公斤氮肥及10~15公斤過磷酸鈣,拌和后施入。第二次在7月上旬,一般每畝施硫酸銨10公斤左右。對黃、矮、小的三類苗,可再施1次趕梢肥,一般每畝施7.5公斤左右的硫酸銨。
(4)灌水抗早:麻地土壤由黑變褐,中午麻葉略向下垂,應立即灌水抗旱。麻地灌水要勤灌、淺灌,夜灌日排。并做到畦面不淹水,畦溝無積水。要求圓果種干干濕濕以濕為主,長果種干干濕濕以干為主。如遇臺風或陰雨連綿的天氣,要及時做好清溝排水工作。
(5)病蟲害防治:地老虎和金龜子幼蟲危害麻苗,可用堆草誘殺,在清晨捕捉;或采用毒餌誘殺,或用90%晶體敵百蟲0.5公斤,加水750升噴灑。玉米螟對長果種黃麻危害很大,在7月中下旬用滴滴涕乳劑0.5公斤,加水100~150升,噴灑2次。如發現造橋蟲或斜紋夜盜蛾等危害,應及時用90%敵百蟲0.5公斤,加水500~750升,或50%可濕性西維因0.5公斤,加水200~250升噴灑。病害有黃麻莖斑點病、黃麻炭疽病、黃麻根腐病、黃麻根線蟲病。常用0.5%波爾多液或1000~1500倍退菌特液,每畝用50~75公斤,防黃麻莖斑點病。
三、收獲加工
(1)收獲:長果種黃麻宜在花多果少時收獲,而圓果種則應在花少果多時收獲。在收獲時,應把大小麻、地邊麻和地中麻、遲麻和早麻、老麻和嫩麻分拔、分浸、分洗、分曬,分別整理扎把、清洗,提高出麻率。
(2)加工:麻皮清洗法是將剝下的鮮皮放在水中浸漬,經發酵脫膠、漂洗,整理成熟麻。也可用帶稈清洗法獲得精麻。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