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稻米的品質和口感有更高的要求,加之毒大蒜、毒韭菜等事件相繼曝出,人們對傳統化學農藥殘留有較強烈的抵觸。國家也在大力推廣綠色優質稻,提倡綠色防控,而生物農藥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嶄露頭角,在防治水稻病蟲害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配合化學農藥,可減少化學藥劑的使用量,既能穩定提高水稻的產量和品質,又能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有機稻米的生產有著嚴格的認證和評審標準,使用生物農藥能很好的滿足有機稻米的生產需要。下面筆者與大家聊聊生物農藥與其在水稻病蟲害的應用。
生物農藥是指從微生物、植物和動物體或其代謝物中提取的具有農藥效應的一類物質。
生物防治措施是目前綠色防控技術中應用范圍較廣的一類,水稻上較為成熟的應用主要包括微生物源、植物源、農用抗生素等生物農藥及人工釋放天敵。
通常,生物農藥殺蟲速度慢,選擇性強,受環境條件影響大,因此,在應用生物農藥時,應該掌握農藥試劑的用量及方法,從而達到抑制病蟲害的最佳效果。
1、以菌治蟲
可以利用殺蟲細菌、真菌、以及殺蟲病毒進行生物防治。利用蘇云金桿菌可以防治三化螟、稻縱卷葉螟蟲害,利用球孢白僵菌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等蟲害,也可以通過病毒侵入蟲體的途徑,來感染稻田間的幼蟲。
2、以菌治病
以菌治病不僅可以減少稻田間的農藥污染,而且可以科學的有效的減少稻田里的病害。利用枯草芽孢桿菌防治稻瘟病,蠟質菌芽孢桿菌防治稻瘟病、稻曲病和紋枯病。
3、農用抗生素
稻田常用的農用抗生素包括阿維菌素、甲維鹽、井岡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等。其中農用鏈霉素已經被禁止使用,阿維菌素、甲維鹽用于防治二化螟、稻縱卷葉螟等螟蟲,井岡霉素、申嗪霉素用于防治紋枯病,春雷霉素和多抗霉素用于防治稻瘟病,中生菌素用于防治水稻細菌性條斑病、白葉枯病等細菌性病害。
4、植物源農藥
植物源藥劑與環境有很好的相容性,對稻田天敵、水生動物安全,且能促進水稻生長,提高產量,稻田中能使用的包括苦參堿、印楝素、乙蒜素等。苦參堿可用于防治稻飛虱、二化螟等,印楝素用于防治稻縱卷葉螟、稻飛虱,乙蒜素可用于防治水稻惡苗病、水稻干尖線蟲病。
使用方法上,應以預防為主。使用生物藥劑時,需嚴格按說明書標明的劑量和方法施用,噴霧時應盡量做到均勻周到,用水量要足。生物農藥藥效一般比化學農藥慢,建議施藥時間較化學農藥提前2-3天。在水稻病蟲害發生嚴重時,注意與化學藥劑配合施用先降低病蟲害的數量,控制危害,再配合施用生物農藥,實現綠色防控的目標,種出綠色優質稻米。
綠色防控是指采取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型措施控制農作物病蟲危害的植物保護措施,達到不用或少用化學農藥的目的,實現農業綠色發展。
在實際生產中,生物農藥因其使用藥效慢,性價比不高,常不被種植戶接受,主要應用于有機水稻生產上。但要保障糧食安全、實現綠色優質稻生產,種植戶應了解并掌握生物農藥的使用。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