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溫濕度比較適宜,是牛春配、春防、春治、春管的關鍵時期。同時春季氣溫多變,俗話說:春天孩兒相,早晚不一樣。早、中、晚溫差較大,所以也是牛的疾病流行的高發季節。根據歷年來養牛企業和養牛戶上報發病及死亡率數據統計,2-4月份,牛的發病和死亡率占全年的50%。只要針對性地加強牛的飼養管理,是完全可以控制和避免這種現象發生的,所以春季養牛要注意以下幾點:
由于春季氣候多變,而舍飼育肥環境相對比較穩定,受氣候影響較小,尤其對哺乳母牛更為適宜。春季舍飼育肥一般日喂兩次,夜間可適當補喂青飼料,讓牛自由采食。
春天雖然百草返青,是抓春膘的好時機。但由于春天雜草叢生,樹葉剛萌新芽,都含不同程度的有毒成份,若采食青草過量,時有發生植物中毒或青草脹,部份牛可能會發生瘤胃膨氣和瘤胃積食病。因此,放牧前15天應對牛進行調料,對牛放牧和喂給的草料應巧安排,在放牧前應先喂半飽的干草和適量的飲水,待牛的胃腸功能逐漸適應青草的消化機能后再轉入全天放牧。另外還要保證每天每頭牛補喂50克左右的食鹽飲水,一般對牛的飼喂順序是:先飲水,后喂草,爾后再加點精料,如麥麩、玉米、米糠等,待牛吃半飽后,休息片刻再放牧,這樣不僅利于牛的消化功能的轉化,又利于牛的催肥健壯。
春季飼喂草料,有可能上年貯存的還沒有吃完,由于貯存時間較長,稻草可能會經風吹、雨淋、日曬,以致發生稻草霉爛變質現象,牛食用易引起急、慢性霉菌中毒,使胃腸產生炎癥及機能紊亂。因此,春季喂牛務必注意草料品質,對露天的稻草必須翻曬或除霉后再喂牛,并可在稻草上撒鹽水。
給牛喂飽以后,要給其提供充足的飲水,飲水要清潔,最好是自來水或井水,不可讓牛飲用污水、廢水或泥塘水。
要天天打掃牛舍,注意勤換墊草,保持舍內干燥,使牛舍的相對濕度不高于85%。牛舍內不要積存糞尿,以防氨氣過濃,影響牛的健康。在天氣晴好的中午打開門窗通風透氣,保持舍內空氣新鮮。
肉牛飼養:肉牛養殖誤區
不同種類的牛所需的營養也不盡相同,所以,應對不同年齡、體重的牛,區別供給飼料。對牛按性別、年齡、體重予以分群,這樣可以統一飼養標準,統一飼喂量,統一出欄,有利于管理,是規模養牛必須采取的措施。
春季對牛欄要勤除糞便,勤換墊草,保持干燥,并不定期的用消毒水或石灰對牛欄進行消毒。牛放牧出欄后,應將門窗打開通風換氣和日曬,排出欄內氨氣、濕氣,避免有害氣體侵害。同時作好防寒保暖工作,防止倒春寒。
不同各類的牛應分別做不同的運動,如對種公牛采用“轉圈式”的強制運動,每天兩小時,分上、下午兩次進行;讓母牛和青年育肥牛在運動場內自由活動。但育肥成年架子牛為求效益最大化,就應限制其運動,以使其在較短的育肥期內盡快增重。限制架子牛運動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將牛拴住,使之無法運動;二是密集飼養,每頭牛只給予3㎡的場地,使其活動空間受到限制。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