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實用技術 > 蟾衣采集加工的過程和技術要點
2024
12-11

蟾衣采集加工的過程和技術要點

蟾蜍又叫癩蛤蟆、疥蛤蟆,屬于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雖然蟾蜍皮膚粗糙,面貌有點丑陋,可它的渾身都是寶。蟾蜍身上的蟾酥、干蟾皮、蟾衣、蟾頭、蟾舌、蟾肝、蟾膽等在我國都是緊缺的中藥材。相比較而言,獲得蟾衣是一種既不傷害蟾蜍,從而又能保證藥效的理想途徑。

經檢測,蟾衣主要含有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其中包括蟾毒配質以及蟾蜍毒素,具有強心、升壓、抗炎的作用,蟾毒配質還具有較強的麻醉作用。另外鑒定結果還顯示蟾衣里面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氨基酸、銅、鋅、鎂等多種元素。在此,幫農網就給朋友們詳細介紹一下蟾衣采集加工的過程和技術要點。

蟾衣采集加工的過程和技術要點

一、脫表藥液的配制

一號藥液:檳榔20克、茵陳20克、甘草20克、干姜20克,浸泡在冷開水中,24小時后即可使用。

二號藥液:白芷20克、細辛20克、黃連20克,用冷開水浸泡24小時備用。

二、選擇蟾蜍

能脫衣的蟾蜍為個體大的老蟾蜍,一般8~10只重約1千克。從外表看,其背部疙瘩多、皮膚粗糙、老化程度高且無光澤。腹部皮膚松弛、粗糙,并且在皮膚表層有許多凸出的黑色斑點。黑色斑點凸出越多越好,用手觸摸有明顯感覺,這樣的蟾蜍3~5天可脫衣。有些大蟾蜍在自然界中已經脫衣,它們皮膚細膩有光澤,看上去很嫩,這些蟾蜍不能用來脫衣,只能用于提取蟾酥。

三、提取蟾衣的方法

1.涂一號藥后入池。先將室外建的養殖池分隔開,一般分為5~10個小池,把能脫衣的蟾蜍在數天內先后放入小池中。入池前,用一根細小的木棒裹上棉球,醮少許一號藥液,均勻地從蟾蜍頭部搽到尾部,只搽背部中間的中樞神經。

蟾衣采集加工的過程和技術要點

2.觀察癥狀。蟾蜍脫衣前有多種癥狀,只要把握這些癥狀,就能輕易脫取蟾衣。每天間隔1~2小時觀察1次室外池子中蟾蜍的活動情況,一旦發現有蟾蜍單獨停留,不與其他蟾蜍在一起,而是呆在清靜的地方,并且反應遲鈍,這種蟾蜍將在不長時間內脫衣。應立即用手抓住,用二號藥液涂搽它的嘴,上下部都應搽均勻。然后放入室內池子中等待脫衣。室內池應建在安靜的地方,長2米,寬0.6米,高0.4米,可用玻璃圍成,也可用磚砌成。池子分為三部分,用來放置不同時間脫衣的蟾蜍。池子底部用水泥抹光,并有一定坡度,始終保持地面潮濕不積水。蟾蜍放入室內池后,脫衣癥狀會進一步加劇。首先蟾蜍背部弓起,四腳抬起,身體表面像出汗一樣潮濕,肚子不時部分鼓起,并用前后爪子用力在自己身上撕。接著,它的嘴一張一合,眼睛一睜一閉,跟人瞌睡時打呵欠一樣。這時,蟾蜍脫衣開始。

3.脫衣時的操作。蟾蜍脫衣一般先從背部中間自動裂開,然后很快脫下后腿。這時必須用手抓住背部已經脫衣的地方,在裝有水的水桶中上下擺動幾次,蟾衣大部分都會自動脫下,還有很小的部分可用手輕輕的拿下來。剛提取下來的蟾衣為一小團膠狀物,放入盛有水的杯子中等待整理。

蟾衣采集加工的過程和技術要點

4.蟾衣的整理。蟾蜍脫下的蟾衣很少是完整無缺的,必須經過人工的整理和加工。加工的方法是拼補。首先,用少許食用油搽在20x20厘米玻璃板上,然后將玻璃板放入水中,再把蟾衣輕輕地放在玻璃板上,用鑷子拉出蟾衣的基本形狀,再把玻璃板和蟾衣一起拿出水面。被蟾蜍或人工弄壞的地方,可用其它蟾衣根據需要補上,整理蟾農時不能用力過大。整理好的蟾衣在避光處陰干,八九成干時,輕輕將蟾衣取下夾入書中壓平。過幾天再取出,此時完全陰干,可裝入塑料袋,放入說明書待售。

以上就是有關《蟾衣采集加工的過程和技術要點》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