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種植業種類以及生產管理注意事項
2024
06-02

種植業種類以及生產管理注意事項

種植業有哪些種類?種植業包括糧食和油料作物、蔬菜以及果樹等種類,不僅要注意種植品種的選擇,同時還要注意采用精確種植模式。在此,幫農網就給有興趣的朋友們介紹一下種植業種類以及生產管理注意事項。

種植業種類以及生產管理注意事項

一、糧食和油料作物的生產管理

糧食和油料作物的生產品種很多,主要是玉米、水稻、大豆、小麥、谷子、高粱、蕎麥、小豆、向日葵和芝麻等。盡管這些作物生長特點不同,但在生產管理上也有一些基本要求。主要是掌握各種作物的生長特性,如作物的生長期,對溫度、水分、光照、土壤的要求和對礦物質營養的需求;要了解作物輪作,整地與施肥,及時播種,田間管理,適期收獲和收獲后的加工、整理、儲藏等生產技術。在此基礎上,才能根據農作物生長發育和收獲加工的實際需要,實施有效地生產管理,從而保證和提高農作物的產品數量及質量。

二、蔬菜生產的管理

蔬菜生產品種多、周期短、季節性強、復種指數高,栽培技術較為復雜,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較多;蔬菜又是鮮嫩的產品,含水量高,容易腐爛變質,多數不耐儲存和長途運輸;還要求蔬菜生產達到無公害標準,專業化生產水平較高,需要品種多樣,均衡供應,淡季不淡,旺季不爛。

蔬菜生產的方式和管理,目前主要有3種:一是露地栽培方式,這在整個蔬菜生產中占比重較大;二是保護地栽培方式,是在塑料大棚和簡易溫室種植蔬菜;三是溫室栽培方式(工廠化生產),對蔬菜的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條件可以進行人工控制,可全年生產,均衡供應,在解決淡季蔬菜供應中發揮了較大的作用。但投資大、成本高。家庭農場在蔬菜生產中,應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宜的方式,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善蔬菜生產條件,提高蔬菜儲藏和加工能力。

三、果樹生產的管理

果樹生產的特點,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勞動力和自然資源,改善居住環境。果樹適應性強,山地和瘠薄土地均可栽植,是家庭農場發展多種經營的較好生產項目。果樹是多年生植物,適應性比較強,既可以取得較高的經濟收入,又可以保護生態環境。但是,果樹生產一般是在較長時間內連續投資才能收益,投資回報期較長。根據以上特點,家庭農場進行果樹生產應當因地制宜選擇樹種,實行果糧結合、果林結合,以短養長。在發展果樹生產的同時,相應地發展果品加工業,增加經濟收入。

種植業種類以及生產管理注意事項

在果樹生產園地的建設和管理上,首先要根據本地的氣候、土壤性質、地勢、水源和相關條件,選擇好果樹生產園地。其次是對果園進行科學規劃。建果園是長期生產,一定要做好發展規劃,要合理確定果園面積、生產規模和果樹品種。還要對果樹的栽植地段、品種搭配、行列距離、光照、通風、施肥、灌溉、排水和田、林路、渠等統籌安排,以便于管理。

四、在種植業生產管理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應注意種植品種的選擇

現代生物技術打破了動物、植物、微生物之間的界限,實現了基因間的界間轉移。許多新的種植業品種問世,極大地拓寬了家庭農場選擇的余地。新的品種往往有更快的生長速度、更高的營養價值、更強的抗病能力與反季節生長,成為市場上的熱銷品。

2.應注意采用精確種植模式

我國農村傳統上實行大田種植,不注意對不同條件的地塊實行不同的供水、施肥措施。有的地塊,肥過多造成資源浪費;有的地塊,肥、水不足,植物長勢不好。現代精確種植農業講究根據不同的土壤條件,精確供水、施肥、收割等,可以節約成本,提高水資源和肥料的利用率。目前,家庭農場可以重點發展節水、節肥的精確農業技術;還可發展精確設施農業,在小范圍內控制植物的生長條件,如在溫室大棚內精確給肥、給水,達到高產速產的目的。就精確種植業的發展趨勢來看,一些發達國家已發展到通過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對大田不同的地塊進行精確定位,將這些小地塊土壤樣品的數據,輸入到播種機械的電腦中,現在可精確到一平方米以內的地塊。人們可以就此對每一小塊地進行不同的施肥、播種,完全做到定位、定量,提高種子和肥料的利用率,保護農業資源和環境質量,達到高產或保護生態的目的。

3.應注意采用設施種植

采用農業設施是人為地改變自然環境、人工設置最適宜于動植物生長的小環境,達到增加產量、改善品質、延長生長季節等目的。在我國采用的設施農業生產技術主要有塑料薄膜日光溫室技術、塑料薄膜大、中、小棚技術、溫床技術等。

種植業種類以及生產管理注意事項

4.應注意可持續性生產

長久以來,不少地方毀林開荒、過度放牧、大量施用化肥和農藥,致使土質鹽堿化、沙漠化,水土流失嚴重,土質退化。持續高產農業以提高單產為主攻方向,在集約化和科學管理下,達到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率并重持續發展的目的。因此,發展持續高產農業是大勢所趨。例如,發展作物輪作制,以減少雜草、病蟲害,提高土壤成分的替代來源,減少由農業化學品使用而引起的水土資源污染的危險性;推廣對自然界、對生產者和消費者無害的病蟲害控制戰略,其中,包括病蟲害綜合管理技術,即采用諸如抗病性栽培品種、栽培時間的調整以及病蟲害的生物控制的方法,減少對殺蟲劑的需求;增加機械和生物的雜草控制及水土保持措施,增加動物糞便和綠肥的使用,以增加土壤的營養物質和有機質;選用對人類、牲畜和環境無害、高效、低毒、無殘留的農藥,如廣泛使用生物農藥。充分認識到綠色無污染食品已是現代人類飲食消費的一大特點。

以上就是有關《種植業種類以及生產管理注意事項》全部資料分享,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文章配圖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