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圣節是什么意思?萬圣節是哪些國家的節日?都有哪些習俗?每年萬圣節前夜,許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榶果。這個節日主要流行于英語界,如不列顛群島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那么,萬圣節是什么意思呢?萬圣節都有哪些習俗呢?下面,幫農網就和有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了解一下。

一、萬圣節是什么意思
萬圣節又叫諸圣節,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傳統節日;而萬圣節前夜的10月31日是這個節日最熱鬧的時刻。在中文里,常常把萬圣節前夜訛譯為萬圣節。每當萬圣節來臨的時候,很多小孩就會裝扮成各種可愛的鬼怪向逐家逐戶地敲門來討要糖果,如果不給就會搗蛋。另外,有傳說稱在這一晚,各種鬼怪也會裝扮成小孩混入群眾之中一起慶祝萬圣節的來臨,而人類為了讓鬼怪更融洽才裝扮成各種鬼怪。
二、萬圣節有哪些習俗
1、做南瓜燈
南瓜燈又叫“杰克燈”,萬圣節做南瓜燈這個習俗起源于愛爾蘭。在以前的南瓜是由燈蘿卜和土豆制成,而現在南瓜燈是由南瓜制成,做法就是,準備一個南瓜,然后將其是內部掏空,接著刻上大大的嘴巴和眼睛,最后在南瓜里面點上一根蠟燭,南瓜燈就做好了。
2、不給糖果就搗蛋
不給糖果就搗蛋是萬圣節特有的習俗,主要是在孩子之中進行,萬圣節期間,小孩們就會把自己裝扮成各種樣子,然后提著一個南瓜燈出門玩,當集結好小伙伴后,就成群結隊的去附近領居家討要糖果,如果主人不給,那么孩子們就會使出渾身解數來搗蛋,讓你啼笑皆非,直到你愿意給小朋友們塞滿各色糖果時,他們才會心滿意足的走開。
3、咬蘋果
“咬蘋果”是萬圣節前夜最流行的一種游戲”。游戲時,人們把蘋果放在裝滿水的盆里漂浮,然后讓孩子們在不用手的條件下用嘴去咬蘋果,看看誰先咬到,如果誰咬到那么誰就是優勝者。
4、裝扮鬼怪
萬圣節講的通俗一點其實是西方的鬼節,傳說萬圣節前夜是一年中最“鬧鬼”的時候,各種妖魔鬼怪、海盜、外星來客和巫婆們紛紛出動。于是人們就想著扮成鬼的樣子好把鬼給嚇走,因此在萬圣節這天會有很多人穿著奇裝異服,裝扮成各種各樣的鬼怪在街上游蕩,如果膽子小的這一天一定要注意做好心理防備。

萬圣節是西方的一個傳統節日,在萬圣節這天人們主要的習俗就是做南瓜燈、裝扮鬼怪等。以上就是有關萬圣節是什么意思以及都有哪些習俗的全部資料介紹,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