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郁金香,大家首先能夠想到的就是荷蘭。確實,荷蘭的花卉產業是世界領先的,特別是郁金香培育,他們有著非常先進的園藝生產技術,占據整個歐洲花卉出口的60%。郁金香在世界各地都有種植,但在荷蘭屬于國花。今天,幫農網給朋友們分享一下郁金香圖片及郁金香品種。
郁金香的栽培品種極多,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8000余個,分成孟德爾早花型、重瓣早花型、達爾文雜種型、勝利雜種型、單瓣晚花型、百合花型、花邊型、綠花型、瑞木班特晚花型、鸚鵡型、重瓣晚花型、考夫曼型、格雷格型、福斯特型,其他原種及其雜種型等15個大的類型,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吧。
孟德爾早花
型孟德爾早花型也叫單瓣早花群,花單瓣,杯狀,花期早,以紅、黃為基調,花色豐富,有粉、白、紫、橙等色,有些品種具有香味,花高5-7厘米,株高25-40厘米,本類型大多適宜早春在溫室里促成栽培,是促成栽培中的主要品種,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常用作景觀布置,是早春花展的主要品種系列。
重瓣早花型
重瓣早花型植株矮小,高15-35厘米,花重瓣,大多來源于共同親本,花莖短,花莖10厘米,花色豐富,以暖色為主,有洋紅、玫紅、鮮紅、白等色,花期比單瓣種稍早,這一類型品種最適合作盆栽觀賞或花壇布置,較適宜在早春作促成栽培。
達爾文雜種型
達爾文雜種型多為世界著名品種,由晚花達爾文郁金香與極早花的福氏郁金香及其他種雜交而成,植株健壯,株高50-70厘米,花莖較長,是優良的切花品種。單瓣花,花大,高腳杯狀,花色鮮明,以鮮紅為主,也有黃、乳黃及復色品種。該類型生活力、適應性、繁殖力均極強,是非常強健的品種類型,適宜早春的栽培。
勝利雜種型
勝利雜種型來源于單瓣早花型與達爾文雜交型的雜交品種,單瓣花,花高腳杯型,大而艷麗,花莖長短適中,株高45-55厘米,該類型品種適宜中、晚期的促成栽培,在我國應用較多,大部分品種可作切花生產及花壇布置。
單瓣晚花型
單瓣晚花型包括原分類中的達爾文系和考特吉系,株高65-80厘米,莖粗壯,單瓣花,花型多,多以大型花為主,以紅、黃色為基調,花色有紅、粉、白及復色等色,該類型生長期長,一般自然花期較晚。適宜于露地栽培,是優良的切花品種,如夜皇后呈紫色等。
百合花型
百合花型花瓣頂端漸尖,向后翻卷,類似百合花的花型,花型優美,色彩艷麗,是郁金香中花姿最為優美的品種之一,植株健壯,高約為60厘米,花莖長度類型多,從開花時間的早晚看,該類型屬于晚花型,花莖堅實高達,花期長,是良好的切花品種之一,本類型品種少,一般都較為名貴。
花邊型
花邊型為單瓣花品種,起源于考夫曼型與達爾文雜交型的偶然突變,花瓣邊緣有清晰的毛刺或針狀突起物,狀似流蘇,開花中期或晚期,花莖類型多,花色以紅、黃暖色為主,是良好的切花品種,適宜于早春進行促成栽培。
綠花型
綠花型為單瓣花品種,花瓣上帶有部分綠色,植株中等偏矮,高20-50厘米,葉片較短,多數品種宜作盆栽觀賞,少數品種花莖較長,可作切花栽培,目前,常用的栽培品種不多。
倫布朗型
倫布朗型花被有花紋,常常是底色為紅色、白色或黃色的花上,帶有褐色、青銅色、黑色、紅色、粉紅色、或紫色的斑紋,這些斑紋是因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包括以起源為中心的其他雜色品種,該類型植株中等,花莖長30-50厘米。該系列的品種較少,一些品種往往不應用于商業化生產,常作收藏品種展出。
鸚鵡型
鸚鵡型為單瓣花品種,花型大而奇特優美,花被裂片較寬,排列有序,花瓣卷曲扭轉,向外伸展,狀似飛鳥,傳統鸚鵡型品種并不強健,適應性差,現代鸚鵡型郁金香品種由達爾文雜交型和勝利型品種中選育出來的,花色多,適應性強。,該類型品種適宜選擇作展覽用品種。
重瓣晚花型
重瓣晚花型也稱牡丹花型群,重瓣花品種,花瓣較多,呈芍藥、牡丹花花型。植株中等高度或高,約46-55厘米,花莖豎立堅實,是良好的切花品種。
考夫曼型
考夫曼型又稱睡蓮花型,原種為考夫曼郁金香,花冠鐘狀,野生種金黃色,外側有紅色條紋,栽培變種有多種花色,花期早,葉寬,常有條紋,植株矮,通常10-20厘米。
格雷格型
格雷格型的原種株高20-40厘米,葉有紫褐色條紋,花冠鐘狀,洋紅色,與達爾文郁金香的雜交種花朵極大,花莖粗壯,花期長,該類型較適宜于園林布置。
福斯特型
福斯特型包括福氏郁金香及福氏郁金香與其他原種和達爾文雜交型、單瓣早花型、勝利型的品種雜交而成的品種,有栽培、亞種、變種、雜交種,所有的都與福氏郁金香性狀相似,花期早,花莖長度中等偏矮,花朵大且長,類似達爾文雜交型,葉寬有明顯紫紅條紋,花冠杯狀。葉片非常寬,顏色多為綠色或灰綠色,有時帶有雜色或斑紋,盆栽精品。
其他原種及其雜種型如矮郁金香,克魯西郁金香,尖瓣郁金香,遲花郁金香等。
以上就是有關郁金香圖片大全及郁金香品種介紹的全部內容,文章內容僅供對郁金香有興趣的朋友們參考閱讀,同時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圖片來自網絡)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