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種植技術 > 油橄欖的繁殖與栽培技術要點
2021
03-30

油橄欖的繁殖與栽培技術要點

油橄欖的繁殖與栽培需要掌握哪些技術要點?油橄欖,又名齊墩果,是世界聞名的亞熱帶常綠木本油料樹種。橄欖油是高級食用油。鮮果最高含油率高達34.6%。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油橄欖的繁殖與栽培要點。

油橄欖性喜溫暖,適宜生長的年平均氣溫為15-20℃;8-10℃花芽分化最快;15℃時花蕾開放,枝梢生長最適宜;20-21℃最適宜果實發育,大多數品種能在負10℃-負12℃的低溫下安全越冬。我國長江流域栽培面積較大的省(區)有四川、湖北、陜西、貴州及廣西、江西、云南等地。

油橄欖的繁殖與栽培技術要點

一、繁殖方法

1.嫁接繁殖:利用油橄欖或尖葉木樨欖作砧木。在8~10月份進行播種,每平方米面積上播種量為0.25~0.5公斤,一般以每平方米留苗200~300株為宜。播種前用赤霉素200ppm浸種24小時,進行層積沙藏催芽及播種培育。

接穗宜從優良品種母樹上,選生長健壯、冬芽飽滿的春梢或早期夏梢的中段。嫁接一般在春季2~4月樹液流動時進行;芽接多在秋季8~9月;蓋皮芽接從4月到10月之間均可進行。嫁接后的培育管理與一般經濟林木相同。

2.扦插繁殖:從優良品種母樹上剪取生長旺盛的一年生枝條或當年生半木質嫩枝,取中、下徑粗約0.4-0.8厘米的一段,截成長8-10厘米,帶有3-4個芽,上端留葉1-2對,下端用利刀削平。扦插前用100ppm吲噪丁酸液浸漬穗條基部24小時,或用萘乙酸100-150ppm水液浸漬12-16小時,以促生根。開溝直插,深度為插條的三分之二,株行距4-5厘米,插后壓緊,澆透水一次,覆蓋塑料薄膜,經40天左右,開始生根。

春播宜在驚蟄到春分期間進行;秋插在秋分前進行。

二、栽培要點

1.林地選擇:選擇地形開闊、背風向陽的低山緩坡地(海拔600米以下)、土壤疏松,排水良好、pH=6.0-7.5的砂質壤土。

2.種植密度:一般低山坡地可采用6×6米,即每畝18株,或采用6×7米,即每畝15株。
為了獲得早產、高產,也可以在種植時有計劃加大密度,等結果5~6年后,樹冠互相交叉時,再疏去部分樹,可獲得更佳經濟效益。

3.種植前土壤的準備:因地制宜,采用帶狀整地或塊狀整地。按計劃株行距挖坑。坑長寬面1×1米,深60-70厘米,每坑施廄肥25-50公斤、磷肥1-2公斤、鉀肥0.25-1公斤或草木灰2.5-5公斤、石灰0.5-1公斤,基肥需與表土充分攪拌均勻,填入穴中,壓緊,再填上表土,應高出地面約30厘米,最后按株行距挖一小坑栽植。

油橄欖的繁殖與栽培技術要點

4.種植:油橄欖栽植時間,一般應在春季苗木萌動前或剛開始萌動時,在無凍害的地區,也可在秋末冬初“小陽春”造林。苗木以帶土團定植成活率高,恢復生長快。栽植的苗木要求生長健壯、整齊、無病蟲害。嫁接苗應生長半年以上,以保證栽植后成活快,生長迅速。

5.植后管理:種植后應注意勤淋水。幼齡樹每年施肥5-6次;成年樹每年施肥3次,11-12月一次,即采收后施冬肥,以有機肥為主;2-3月及6-7月各一次,多用速效性肥。并注意在冬季防寒。

整形修剪是管理油橄欖的一項重要工作,幼齡樹時把樹整成自然圓頭形或分層形。成年樹的修剪,結果初期以輕度修剪為原則;一般以疏剪為主,適當配合短剪。結果中期亦宜輕剪,以保持一定的生長勢,使主枝盡快發育,形成深厚的結果層。結果盛期修剪目的是調節生長和結果平衡,以保持連年豐產。

6.采收:油橄欖核果從開始形成到成熟,約需4-6個月。早熟品種從座果到成熟,需130天左右;晚熟品種約需180天左右。10-12月份,當果皮由紫紅色變紫黑色,果肉變軟時,即可進行采收,此時油分大量積累,種子內部水分逐漸減少,含油率最高。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