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養殖技術 > 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開春之后養魚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2020
07-29

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開春之后養魚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開春之后,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水溫也逐漸上升,魚類開始從冬眠期進入生長期。這時,養魚者應作些什么呢?在此,幫農網小編就給養魚專業戶講一講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開春之后養魚需要做好的一些準備工作。

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開春之后養魚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一、抓緊時間投放魚種

“放魚莫過春,過春魚發瘟”這是對魚種投放時間的忠告。因此,進入春季之后,養魚者應抓緊魚種放養掃尾,力爭盡快早放,最好為“冬放”。具體放養品種和數量應根據魚池條件和餌料來源及飼養水平來確定。如水、旱草豐富可主養草、鳊魚;若肥源充足則可主養鰱鳙魚、羅非魚;螺蜆多則可主養青魚鯉魚。

為提高養魚產量和經濟效益,應實行多品種,多規格混養,一般主養魚類占60-80%,其它搭配魚類為20-40%。關于放養數量,一般精養水面為1500-2000尾/畝,粗養水面放500-1000尾/畝。但在投放過程中要注意一點,一定要給魚種進行消毒,通常只用2-3%的食鹽溶液浸泡10-15分鐘即可,以防止病菌和寄生蟲帶入魚池及傷口感染。

二、搞好魚池飼養管理

春季魚池的飼養管理主要是施肥、投餌、防病。魚種放養前要施足底基肥,一般畝施糞肥300公斤左右;而追肥在早春應量大次少,晚春則量少次多,以保持水色呈褐綠色,茶褐色,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為宜。如水質清淡,應及時施肥。投餌在數量上應掌握由少到多的原則,在種類上一般以一些易消化的嫩草、精料為主。防病則應以早防為主,主要是防水霉病,爛鰓病,小爪蟲病等,一般要求每隔半月分別全池潑灑1次漂白粉或晶體敵百蟲等,其濃度為1ppm和0.2-0.4ppm。

養魚技術和養魚知識:開春之后養魚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三、加強親魚春季培育

春季是親魚性腺發育的關鍵階段,此時首先要抓好水質管理,在開春以后要將舊池塘水換掉一半以上,以減輕因冬季魚類排泄物污染的水質。爾后鰱鱅魚池立即施1次肥,培肥新水水質,并每隔10-15天沖水1次;青、草魚池每隔7-10天沖水1次,每次換水20厘米左右,后期每隔2-3天沖水1次,其次要抓好餌料投喂,早期宜投喂一定數量的谷芽、豆餅等精料,以促進親魚的性腺發育;中后期草魚以投放喂鮮嫩的水旱草為主,鰱鳙以投喂豆餅、麥麩為主,同時要適當再施入一些人畜糞;青魚以投喂鮮活螺、蜆為主。再次應注意預防魚病,以免影響親魚發育,進入春季,應開始在食場(臺)周圍掛漂白粉等藥簍或定期給池水潑灑漂白粉等。

四、作好養魚物資準備

“一年之計在于春”。養魚者要充分利用早春這段尚不太忙的時間,為全年養魚作好物資準備,主要指人工繁殖設備的檢修和清冼,如環道是否漏水,過濾網是否被鼠咬破等;常用藥物的準備,如生石灰、漂白粉、敵百蟲、催產劑等;養魚機械工具的采貯和維修,如水泵、增氧機、網具等;以及魚用飼料的準備等等。以免急用時措手不及影響全年生產計劃的完成。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

    你的email不會被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