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樹栽培過程中病蟲害種類多,在不同地區、環境,不同年代、氣候、季節,不同栽種方式,不同樹齡和不同病蟲的隱蔽、潛伏、蔓延、發生情況不同的特點,需要加強病蟲害情況測報網,掌握其消長規律,進行預測預報工作,做好防治工作。今天,幫農網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茶樹白蠟蚧防治和茶煤病的防治方法。
一、茶樹白蠟蚧防治
茶樹白蠟蚧一年發生一代,以低齡若蟲在茶園內越冬;3、4月份越冬若蟲開始活動;7、8月份老熟后的雌成蟲產卵又孵化出若蟲,繼續為害茶樹枝干,輕則吸取茶樹汁液,使植株生長受阻,重則枝葉干枯,給茶葉生產帶來嚴重為害。
茶樹白蠟蚧的防治適期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下旬,各地茶農應根據自己茶園的實際情況,認真搞好茶樹白蠟蚧的防治,確保茶葉正常生長。可采取以下推薦的任一種低毒高效藥劑進行防治。
1.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安全間隔期7天),兌水均勻噴霧。
2.畝用3%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安全間隔期7天),兌水均勻噴霧。
以上藥劑,最好采用機動或電動噴霧器噴霧,防效更好;噴霧時重點噴施茶樹植株的中下部枝干。于晴天下午四點鐘以后或陰天噴施,若噴藥后4小時內遇到降雨,應搶晴或雨停間隙及時補充施藥,確保防治效果。
二、茶煤病防治
茶煤病主要為害葉片,枝葉表面初生黑色、近圓形至不規則形小斑,后擴展至全葉,致葉面上覆蓋一層煤煙狀黑霉,茶煤煙病有近十種,其顏色、厚薄、緊密度略有不同,其中濃色茶煤病的霉層厚,較疏松,后期長出黑色短刺毛狀物,病葉背面有時可見黑刺粉虱、蚧殼蟲、蚜蟲等。頭茶期和四茶期發生重,嚴重時茶園污黑一片,僅剩頂端茶芽保持綠色,芽葉生長受抑,光合作用受阻,影響茶葉產量和質量。
茶煤病的病原多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器或子囊殼在病部越冬。翌春,在霉層上生出孢子,借風雨傳播,孢子落在粉虱、蚧類或蚜蟲分泌物上后,吸取營養進行生長繁殖,且可通過這些害蟲的活動進行傳播,以上害蟲常是該病發生的重要先決條件,生產上管理粗放的茶園或蔭蔽潮濕,雨后濕氣滯留及害蟲嚴重的茶園易發病。
1.從加強茶園管理入手,及時、適量修剪、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雨后及時排水,嚴防濕氣滯留,千方百計增強樹勢,預防該病發生。
2.及時防治茶園害蟲,注意控制粉虱、蚧殼蟲、蚜蟲等蟲害,是防治該病積極有效措施之一。具體方法參見本書茶樹害蟲。
3.早春、晚秋非采茶期噴灑波美0.5%石硫合劑或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30%綠得保懸浮劑500倍液、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700倍液、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