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病蟲害怎樣防治效果好?棉花田施藥如何做到經濟、有效、安全,是廣大棉農普遍關心的問題。在此,幫農網小編就和大家談一談棉花田施藥主要應把握住的五點。
1.濃度要適當
不少棉農有用農藥瓶蓋兌藥液的習慣,但多數對瓶蓋的容積大小底碼不清,在擔心濃度小治不死蟲的心理作用下,藥液濃度多成倍增高,既加大了藥費開支,又增大了殘蟲的抗藥性,有時還會產生藥害。最好的辦法是用塑料小量杯,按規定用量,準確量取藥量。也可以測量一下藥瓶蓋的容積,結合施藥器具的容積大小,算出確切的用量。
2.交替與混用
長期單一使用某種農藥,容易使害蟲產生抗藥性。必須交替用藥,或混合用藥。如防治棉蚜,以氧化樂果、久效磷、甲胺磷交替使用,或三者之間混用為佳。治伏蚜可采用敵敵畏熏蒸法(80%敵敵畏150~200克兌水2.5~5公斤,拌麥糠5~7.5公斤,傍晚隔行撒入棉田)。除治棉鈴蟲可交替使用敵殺死、來福靈、氯氰菊酯、速滅殺丁等。農藥品種的交替與混用,既能增加藥效,又可有效地延緩和克服害蟲抗藥性的產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用水要軟化
噴藥用水有講究。一般井水、“老頭樂”水等地下水含有較多的鈣、鎂等礦物質,易與乳油中的乳劑化合產生沉淀物,破壞乳油的乳化性能,降低藥效,甚至會產生藥害。所以,幫農網小編在此提示,稀釋農藥最好不用地下水,選用軟化的雨水或坑塘水為好。
4.時間要準確
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如防治棉鈴蟲,不少地方用藥時間往往偏晚,多是發現蟲子危害已造成掉蕾掉桃才用藥,這時一般已偏晚5~7天。所以,要注意查看蟲情或與植保、農業技術部門聯系,掌握好關鍵施藥期。
5.方法要科學
本著有效、經濟、安全、省工、簡便的原則,盡量減少常規噴霧的次數,苗蚜和第二代棉鈴蟲可采用滴心或小孔徑噴霧的方法。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