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羊產羔時,做好接產與產后母仔護理工作,對羔羊成活與母羊的健康非常重要。幫農網小編根據相關資料結合生產實踐看,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一、準備好產房
母羊產羔前要準備好產房。產房要清潔、干燥、光亮,通風良好(不能有過堂風)。冬季和早春要加強保溫設備,產房內溫度不得低于5℃。地面最好用15-20%的熱草木灰水或23%的來蘇爾水消毒,晾干后鋪撒干凈墊草。
二、判斷母羊產羔時間
母羊在預計產羔前一星期左右就應停止放牧,隨時觀察母羊的表現。如發現母羊不愛吃草,肷部凹陷,起臥不安,前肢扒地、鳴叫,回頭觀腹,臥息時后肢伸出向外;乳房膨大、乳頭豎立、可擠出黃色乳汁;陰門紅腫,有粘液流出等表現時,就可判定母羊即將產羔。應立即牽入產房,準備接羔。
三、接產方法
母羊進入產房后,用肥皂水將母羊的陰門和尾巴周圍洗干凈,并剪去周圍的長毛。接產人員洗手后,用75%的酒精消毒。一般情況下,母羊產羔很快,不需助產。初產需助產的母羊,羔羊嘴部露出陰門外后,應用手掐擠母羊尾根和陰門聯合部,將羔羊頭部擠出,然后用手握住羔羊的兩前肢順勢向后下方輕拉,使羔羊順利產出。
四、細心護理羔羊
羔羊出生后,先將其口、鼻等處粘液擦凈,免得誤咽羊水造成異物性肺炎。身上的粘液可讓母羊舔干。如母羊不舔,可在羔羊身上撒些麩皮引誘母羊舔干,促進羔羊呼吸和血液循環,并增強母子親和力。如母羊仍不舔,應盡快用布或草把擦干,免得羔羊體濕受涼引起感冒。羔羊臍帶一般可自行拉斷,如果沒有拉斷,可用消過毒的剪刀在離羔羊腹壁6-8厘米處剪斷。不論用哪種方法斷臍,都應涂以濃碘酒消毒,防止發生臍帶炎。羔羊出生后十幾分鐘,就要尋找母羊乳頭吃奶。這時應將母羊乳房周圍的毛剪去,并用溫水洗凈乳頭,及時讓羔羊吃上初乳。羔羊吃到初乳后1-2小時,有黑色粘稠的胎糞排出。如在24小時內未排出胎糞,則用溫肥皂水灌腸治療。幫農網小編提示,羔羊有采食動作后,要防止舔食糞便、毛屑、鐵絲頭等,以免影響羔羊健康。
五、加強產后母羊的飼養管理
母羊產后身體疲倦,異常口渴,應讓它很好地休息,最好喂給一些溫鹽水、麥麩粥、青干草和麩皮。胎衣一般在產后1-3小時排出,應及時拿開,以防母羊吞食,養成惡癖。母羊產后的最初幾天,要注意保暖、防潮,適當喂給些豆漿、小米粥等,以促其迅速恢復體力,增加泌乳量。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