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少數母豬在產后12小時發生無奶或泌奶不足的病態。其病因是:日糧營養、環境溫度、激素平衡、精神過敏、糞團便秘、仔大難產、胎盤滯留或遺傳因素等。此外,母豬患熱性傳染病、乳房炎、內分泌失調及過早配種、乳腺發育不全,也能引起無奶或泌奶不足。表現是:仔豬吃奶次數增加,但吃不飽,常追趕母豬吮奶,造成母豬伏臥,拒絕哺乳,仔豬饑餓嘶叫,到處奔跑,飲入臟水,出現下痢,身體很快消瘦。這里幫農網小編根據相關試驗研究和生產實踐,證明采取下列方法,可達到催奶的目的。
1、改善母豬的日糧營養:在哺乳母豬的日糧中補充動物蛋白飼料,如夏秋季用泥鰍或螺蚌0.5~1公斤煮熟,加入3克食鹽,分為2次拌料喂給;冬季用狗肉0.5~1公斤切片煮成濃湯,倒入食槽讓豬吃。同時,增喂青飼料和多汁飼料。
2、注射催產素:母豬每次肌肉注射催產素5~10毫升,肌注后30分鐘,乳房即脹大,奶汁射出,可維持1刻鐘時間。因此,1天要注射催產素注射3~4次,連續2~3天,才有效果。還可以將人用催乳片10片,或媽媽多10片,拌在飼料中喂給。這樣也有催奶作用。
3、對癥療法:母豬出現高熱,體溫高達41℃,用手觸摸其乳房有堅實與熱感時,應該馬上給它肌肉注射青霉素80~160萬單位,這樣每天注射1次,持續治療3~4天,以便使它降低體溫,緩解乳房壓力,恢復泌乳性能。
4、按摩乳房:當母豬躺臥時,將右手五指散開按壓在乳房上,從上排第1個乳頭按摩到最后的乳房,反復按摩2~3次,然后把母豬趕起來,讓它換側面再臥下,繼續按摩下排乳房,1天3次。乳管不通時,可溫敷或用乳通管探通。
5、中藥治療:以下三方可選擇使用。
方一:王不留行、天花粉各60克,漏蘆40克,僵蠶30克,豬蹄2對,水煎后分2次調在料中喂給。
方二:王不留行40克、通草、山甲、白術各50克,白芍、黃花、黨參當歸各20克,共研末拌在料中喂給。
方三:當歸100克,木通50克,鮮柳樹皮500克,水煎與小米粉混合喂給。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