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生竹鼠因為長期生活在野外,所以野性較強,如果進行人工養殖會因為對環境的改變而發生反抗,比如絕食等,所以對于野生竹鼠要進行一個馴養,在此,幫農網小編為朋友們搜集整理了野生竹鼠馴養技術,特分享如下:
1、喂食
剛捉回家時,應讓它在黑暗處單獨關幾天,等它餓極了,再投喂少量的多汁類食物,如紅薯、米板等,使它饑不擇食。投量始終給它保持半饑餓狀態,如此連喂3~5天,以后再逐漸增喂它平時愛吃的芭芒或竹根。
2、合群
竹鼠生性孤獨,除交配外,平時很少群居。為了便于人工集約化管理飼養,這就要將竹鼠進行合群。合群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在鼠池內放入幾只老鼠,任竹鼠去撕咬,咬死了再放新的老鼠,如此反復,待它習慣了,見多不怪,便能與老鼠和睦相處,這時再將其它經同樣方法訓練過的竹鼠進行合群。另一種方法是:在鼠池的四周各放一塊大鏡子,不管竹鼠走到哪里,它都會看到一個和自己一樣氣勢洶洶的鏡中影子。如此將鏡子放置了3~5天,待它不再向鏡子進攻時,野生竹鼠就可以合群飼養了。
3、療傷
剛從山上捉回或在市場收購的野生竹鼠,應先仔細檢查是否有傷,并根據傷勢輕重區別對待。如只傷皮肉,可擦些紅汞水或來福奴爾等消炎類藥物,一般2~3天傷口就會結痂痊愈。對骨折性重傷,可用紅背菜加枸杞菜搗爛,置于新瓦背上用文火加熱,邊加熱邊拌和適量的白酒,然后趁熱敷于骨折處,并包扎好,隔兩天換一次藥。野生竹鼠自身的免疫功能較強,對骨折性重傷,敷藥一星期后,可基本恢復正常,中途無需特殊管理。
(一)常規配種法
1、從未產仔的母竹鼠,公母從小混合群養的,可讓它們自由選擇交配,發現懷孕后再將懷孕母竹鼠隔開單獨飼養。
2、已產過仔的母竹鼠30-35天斷奶后,將母竹鼠轉移到大池與其他公母竹鼠合群飼養,或分隔出來與原配公竹鼠單獨飼養。營養條件好的,斷奶時間也正好是母竹鼠發情時間,公母合群2-3天后就能配上種,如發現將要斷奶的母竹鼠咬仔,而飼料又不缺乏,則表明母竹鼠提前發情,須及時將母鼠隔離,讓公鼠及時與它配種。
(二)血配法
此種方法最大的好處是縮短竹鼠繁殖周期、提高母竹鼠產仔能力。公竹鼠合籠飼養的,產仔時要將公母分開,母竹鼠產仔后12小時,情緒已經穩定,并有尋找公竹鼠的表現時,即可進行“血配”。
血配法是在產仔后12- 48小時,兩次將母鼠提出來放入公竹鼠籠內,分別與兩只公竹鼠復配。這兩只公竹鼠必須是從小就與母竹鼠合群養大、互相親近的,否則公母竹鼠相遇會打斗不休。
第一次交配可在產后12-24小時進行,第二次則在產后25-48小時進行交配,每次合籠時間為1小時,配種完畢,再母竹鼠放回產仔窩室喂仔。這樣重復配種可提高受胎率的產仔數,只有實行“血配”,一年才可能產仔5胎,只有實行復配,1胎產仔數才可能達到5 - 6只以上。
既然來了,就留下您的腳印吧!